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 減車廂爭議 就要廢除博愛座?

博愛座、優先座,香港台灣皆有,但台灣出現近萬人網絡聯署,促廢博愛座。博愛座的爭議,近年不缺,但若果廢除,是否也是忘了博愛座的積極作用?解決爭議始終靠人心,而非踢走座位。本港的港鐵、巴士內,均有優先座,當初的出現,某程度是參考台灣交通工具設博愛座的做法,不過,這個有更長博愛座歷史的地方,卻在討論要廢除它。
- z8 M& g# _" O; U. n; j0 R公仔箱論壇上周,台灣政府的公共政策平台網絡上,有人發起了一個要求廢除各交通工具博愛座的網絡聯署,且在數天之內,集得超過8,000個簽名,跨過政府必須研究及回應的5,000人數門檻,在當地引發熱議。
# l# q. V, {( _0 ?沒讓座後受辱 引起輿論反響0 {$ u9 k! E) Q
廢、不廢?據當地網站《Yahoo!奇摩》的網絡投票,兩邊支持者也是旗鼓相當,在逾萬名投票者中,53%覺得要保留,亦有45%贊成廢除。tvb now,tvbnow,bttvb" i; z) n0 Y+ h. s7 O( f
有人號召反對,又有多人附議,與這數年之間,博愛座爭議不斷有關。例如早前當地有少女腳痛,坐在博愛座卻被指摘,又有視障生因而遭不禮貌對待等(見表),令當地不少人覺得,博愛座已經變成社會爭議地。不過,若要廢除博愛座,可能也是忘了其重要作用。
1 Y# _2 A. P; h- {正如當地筆名「人渣文本」的輔仁大學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周偉航撰文所指,在台灣每天數百萬的大眾運輸人次之中,大多數時候,博愛座都能正常發揮作用,沒有爭議,若因一兩次重大爭議而廢除,質疑是因噎廢食。
9 H7 G! ?; g& W: G  I1 w  I再者,博愛座的作用,還在於宣揚讓座意識,當然,在車站廣告板、告示牌,一樣可以教育宣傳,但是設立博愛座,不但更出師有名,且也直接提醒乘客,在坐下之後可多抬頭留意四周有沒有需要者,應該向其讓座。
! J6 L) I  N1 n& t( O踢走博愛座,不少人提到此不是做法倒退,反而變成「全車都是博愛座」,做法才是進步。在日本,就確實有部分巴士,直接指明每個座位都是博愛座。8 x* z) y6 |6 @7 i
「全車博愛座」 恐人人拒讓座os.tvboxnow.com" r- Z9 ]* z% d; t- h1 C
不用標明博愛座、不用把部分座椅轉顏色,人人也自發讓座,是大家心目中的理想世界,但到了現實世界,卻令人擔心未必就如所想,會否變成大家你眼望我眼?又或是不少人在地鐵內,都顧着玩手機,更忘了留意周圍?別忘了,當初博愛座的設立,也是因為發現讓座情況不夠理想,要特意推廣。
( A* z1 X5 |' A公仔箱論壇
4 p( T: v8 [3 X2 Los.tvboxnow.com事實上,現今有關博愛座的爭議關鍵,還在於人心,問題不在於博愛座本身,而是部分人把博愛座的意義搞錯了!坐在博愛座的人,如果是體格強健者、年輕人,是否就不博愛?非也,博愛座的作用,一邊是優先服務特別有需要的人,例如是孕婦、老人等,但一邊也是讓疲累者、不適者坐,甚至在其他時候,車廂內沒有特別具需要者,年輕人去坐,一樣無問題,反而減輕車廂擠塞,也讓座椅資源運用得更好。
4 n- I9 d$ I# [$ U! d9 n' @7 {tvb now,tvbnow,bttvb乘客互相體諒 解決爭端之道公仔箱論壇0 J" A5 W* h$ j0 B; Q! `& ]# w; j" D
矯枉過正,把博愛座視作只供部分人的專座,又或以年齡層來區分,決定誰可坐、誰不可坐,既是走向極端,也是令博愛座變成人人都怕、不敢坐的爭議之地。近來台灣的鐵路公司,也開始把火車內的博愛座,改名為「優先席」,希望可提醒大家,其實人人都可坐,只是老弱者優先。tvb now,tvbnow,bttvb- U7 t$ o! m4 j8 q( u4 o
博愛座始終有其意義,且各地社會人口老化,車廂內的年老乘客將愈來愈多,作用將加大,但要減少爭議,還須人人多體諒對方,才可讓博愛座真正發揮功用,而非變成狹小車廂之內的戰場。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