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中風病諮詢委員會主席惹曼尼醫生受詢時說,中風發病率下降,可能與本地高血壓與高膽固醇的患病率改善有關。
( j4 J. G5 i; { T4 o3 R本地過去10年的中風患者人數逐年增加,但如果不考慮病人年齡的因素,中風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其實已呈下降趨勢,受訪專家相信這與民眾的整體健康素質、中風風險因素有所改善有關。5 e3 m% J: Z& A% y+ d' a+ x& k: ]
全國疾病登記處5月底在網站發表最新《2014中風登記報告》,記錄2005年至2014年入住公共醫院的中風患者數據,凸顯出上述趨勢。" y3 s! ?5 O6 y( ~1 L, J5 z
對此,衛生部中風病諮詢委員會主席惹曼尼醫生(Ramani)受詢時說,年長者比年輕人更易中風。隨著新加坡人口老齡化,中風人數自然會增加,但若假設病人並沒衰老,不考慮年齡這個因素,無論男女,入住公共醫院的中風病患發病率,自2005年起都有所下降。
! e7 ]. V1 F9 y/ @8 a$ w* R公仔箱論壇惹曼尼說:“這一趨勢有可能是因高血壓與高膽固醇的年齡標準化患病率有所改善所致。" s, A+ @) F5 r, A1 Q
“根據國家衛生監督調查,這兩種疾病的患病率自1998年起開始呈下降趨勢。女性在一些中風風險因素中的情況尤其改善不少。這些正面結果相信也與在全國展開的中風預防運動發揮一定作用有關。”0 [2 Z/ B! |$ B$ D( N! N4 p
無論男女或年齡,中風的原因主要分為出血性中風(haemorrhagic stroke)和缺血性中風(ischemic stroke)兩種。中風的風險因素包括缺乏運動、不健康飲食、肥胖、吸煙,以及患有高血壓、高膽固醇與糖尿病等。
" J- e: H" [, M6 a4 a, D. U惹曼尼強調,為預防中風,公眾除了應適當運動、飲食均衡外,也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並跟進個人健康情況。os.tvboxnow.com! E9 D2 [& U8 D5 y/ K) c$ c
他說:“這有助儘早查出公眾是否患有各種慢性疾病,即早醫治有助避免病情惡化而引發中風與心髒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