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被視為「商業民族主義」的《環球時報》,這次遭中央網信辦通報批評,引發外界關注。有的認為這是中央出手警告《環時》不能在港台、涉外等敏感話題「妄議」,但北京學者金燦榮對本報指出,「《環時》短時間內會老實一些,但因為它市場性在那里,之後還是會暴露本性的。」os.tvboxnow.com* c' b( J: `# f9 K9 \5 U
《環時》號稱銷量過百萬,經常衝在新聞事件報道和評論的第一 ,引發爭議,並被外界懷疑是否代表中央觀點。比如評論李波事件是「強力部門所為」,據稱不僅為高層添堵,也為事件添亂。
% g' r$ |9 b7 I8 D) m, V, P. F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對本報表示,《環時》「不從《人民日報》拿一分錢,是一家市場化的報紙」,市場化無非是眼球經濟,《環時》通過引起爭議來吸引眼球,就可以拿到廣告贊助,主要也是為了市場生存。
, N) W/ z8 ~, U8 Z9 x9 s0 K4 itvb now,tvbnow,bttvb 「它的市場性就在那里」tvb now,tvbnow,bttvb" s1 _' @$ O$ O u! w5 v
金燦榮說,「《環球時報》是一份很獨特的報紙」,《人民日報》主辦、宣揚民族主義,但又具備其市場性。「一些右派的學者也在上面發文章。」「以內地的政治環境,《環球時報》能夠做到這樣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tvb now,tvbnow,bttvb3 j% R+ S6 ]0 k* L
對於此次被網信辦批評,金燦榮笑稱,「挨點小批評也正常。」他還說,「短時間內會老實一些,但因為它市場性在那里,之後還是會暴露本性的。」公仔箱論壇' k+ ~; d% l+ w; i0 w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也評論,此番《環時》遭批評,應該僅是對「內外有別」宣傳策略的再次強調。評論稱,以習近平強調「意識形態要敢於亮劍」和「不做太平紳士」的基調來看,胡錫進所代表的風格應屬受到鼓勵,此次整改並不會危及該報的報道和人事格局。記者 陳霈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