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9 j1 R$ F" a% Fos.tvboxnow.com公仔箱論壇# x$ w$ J$ Z6 N* |/ E8 V
! A1 P5 \6 f m" n g. C公仔箱論壇 正在建设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21日取得重大进展——望远镜馈源支撑系统开始调试。
& ?0 P& l1 C2 I; y5 [7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如果把射电望远镜比作天眼,馈源就是“眼睛”的“视网膜”,担负着接收射电信号的任务。放置FAST馈源的馈源舱直径达13米,重30吨。馈源支撑系统能否正常使用,决定着望远镜的“眼睛”能不能看,能看到多远,能看得多清晰。
! n8 \1 O a% A( w7 t- Ytvb now,tvbnow,bttvb FAST工程副总工艺师孙才红介绍,科研人员创新性地建设了6个支撑塔,每个支撑塔支撑1根柔性钢索,“拽住”馈源舱。通过收放钢索,馈源舱能够在距离地面高140~180米,直径为207米的球冠面上按照科学家的要求运动,设计定位和定姿的误差不超过48毫米。为了进一步精确控制馈源,科研人员还在馈源舱中放置了一个并联机器人。在这两重精密的设计下,FAST可以实现高精度指向跟踪,误差不会超过10毫米。tvb now,tvbnow,bttvb( p9 A2 I! G& V7 V% K: c& |; ^. y
FAST馈源支撑系统总工程师朱文白介绍,目前是调试的第一阶段,使用的是等重等大的模拟舱,主要检测钢索能否实现设计目标。“估计经过两个月左右,能够得到结果。如果进展顺利,就换上真正的馈源舱,开始第二阶段调试。”
7 e, V8 f+ c3 c8 V8 Rtvb now,tvbnow,bttvb FAST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预计将于2016年9月竣工。建成后,FAST将实现大天区面积、高精度的天文观测,并在未来10~2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q0 a* }3 s1 @
为什么要建FAST?os.tvboxnow.com) w6 }5 N& C, |% s
或将产生难以预测的科学成果
! H, C: ~) t1 R7 W' Btvb now,tvbnow,bttvb 自从1937年美国人格罗特·雷伯造出首个射电望远镜,天文学研究就开启了新篇章——脉冲星、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重大的天文学发现都与射电望远镜密不可分。
: T- m3 m3 U7 v# y 决定射电望远镜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望远镜的口径——口径越大,探测暗弱天体的能力越强,能探测到的天体数目越多。目前在用的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是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建造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直径为305米;其次就是德国波恩的100米望远镜。
- S: |$ M: a! S# \1 O$ q* _* Xos.tvboxnow.com 我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利用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巨大洼地,铺设了一个直径为500米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副总工艺师孙才红介绍:“FAST接收射电波的面积约有30个标准足球场大,与德国波恩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与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相比,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
. Z1 [; \) N# ]/ p: L* ]. q& n" v 从宇宙起源与演化、暗物质暗能量与大尺度结构等科学研究,到空间飞行器的测控与通信等工程应用,FAST射电望远镜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 d; ~; ]) I6 d/ oos.tvboxnow.com FAST新在哪儿?
% ^9 D8 X2 i; `4 p; s# t公仔箱論壇 “大”“活”“轻”
8 P7 s) T8 R+ b* `# y- [9 y4 S公仔箱論壇 孙才红总结,FAST有三个最主要的创新点。第一就是“大”,利用地球上独一无二的优良台址——贵州天然喀斯特巨型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FAST馈源支撑系统总工程师朱文白解释说,FAST需要一个电磁波宁静区,“这里附近5千米半径之内没有一个乡镇,25千米半径之内只有一个县城,是理想的无线电接收环境”。
0 i7 I) D" c+ U, O! s6 o! Q5 \公仔箱論壇 第二个创新点是“活”,自主发明的主动变形反射面。朱文白介绍,阿雷西博望远镜的反射镜面是“死”的,要靠馈源二次矫正电磁波信号。但FAST的反射镜面是“活”的,科学家们用8895根钢索和4450个三角形的反射单元组成了球冠型索膜结构,相当于在一个钢索“网兜”上拼接出一个球形发射镜面。通过协调控制这些钢索,就能在球形镜面上实现抛物面的连续变形,以跟踪天体。
9 k+ Z1 ]: Y6 g& Q* e 第三个创新点就是“轻”,自主提出轻型索支撑馈源平台建设。“阿雷西博望远镜的馈源平台有上千吨重,按照美国人的设计,FAST的馈源平台将达到近万吨。”孙才红说,FAST改变了设计,将馈源舱平台降至30吨,采用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建设了6个支撑塔,用固定在支撑塔上的6条柔性钢索控制馈源平台,“加之馈源舱中的并联机器人,通过钢索和机器人的二次调控,实现望远镜接收机的高精度指向跟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