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雜誌社社長汪舟29日在廈門大學舉辦的主題為“台灣新文學的抗日意識和原鄉情懷——紀念台灣光復七十周年”學術研討會上指出,日據時期台灣文學具有很高的成就,是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兩岸人民的精神文化遺產。兩岸學者研討日據時期台灣文學,就是要弘揚台灣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讓兩岸同胞深刻體認兩岸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圓“中國夢”
. _. z" n3 C: y/ k4 W/ w# u ?
) f! s8 _: y }0 v" Ytvb now,tvbnow,bttvb 汪舟表示,該次學術研討會,旨在紀念台灣光復70周年,緬懷台灣抗日的先賢先烈,從文學的角度印證台灣人民愛國主義精神的歷史傳承,這對糾正“台獨”史觀、“皇民”史觀,增進兩岸同胞的歷史連接和國家認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q+ K$ n) o4 ?6 A) y/ c. i" p
公仔箱論壇, c+ b' h1 @0 \
汪舟說,120年前的1895年,清朝政府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給日本。噩耗傳來,舉國震驚,群情激憤。當時正在北京參加朝廷會試的台灣舉人汪春源、羅秀惠、黃宗鼎與二名在京任職的台籍官員葉題雁、李清琦,立即聯名上書都察院,“垂涕而請命”,力主抗日保台,史稱台灣“五人上書”。台灣“五人上書”揭開了“公車上書”的序幕。
0 o) m: Q) ]! C- I+ C7 [0 \ Ros.tvboxnow.com% U3 D/ @# n- A) L/ ~& s
台灣“五人上書”縱論台灣作為祖國海防屏障的重要性,一旦割地棄民,沿海岌岌可危,天下人心瓦解;深刻闡述了台灣人民與祖國命運與共的道理,表達了全台軍民決心舍生忘死為國家效命,赤子雖肝膽塗地而無悔,“與其生為降虜,不如死為義民”的愛國赤誠。呈文約一千餘字,字字血淚,慷慨陳詞,蕩氣回腸,可以說是台灣抗日文學的開篇之作、不朽篇章。
8 r8 ?6 \1 d K( Y0 ~, \# o+ l+ Sos.tvboxnow.com公仔箱論壇# y( ^; }9 \9 t
“《馬關條約》簽訂當年,日本武裝侵台。全台軍民激於義憤,萬眾一心,奮起抵抗,唐景崧、丘逢甲、劉永福等組織義軍與日軍展開激戰,許南英、林朝棟、蕭光明等組織家丁鄉勇阻擊日軍。台灣人民英勇悲壯的乙未抗日戰鬥,實際上將甲午戰爭延長了6個月。台灣淪陷後,許南英、施士潔、汪春源等一批台灣進士、舉人,“恥為異族奴”,紛紛回到祖國大陸,其中多數是台灣近代作家。“汪舟說,丘逢甲在割台周年祭寫下“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灣”這樣的詩句,表達了台灣人民對日本侵占台灣的悲憤之情。
! b5 O3 Q3 i, ntvb now,tvbnow,bttvb0 I; v4 s$ w& [# e' w9 D% S: I9 V
自1895年至1945年,台灣人民在長達50年的日本殖民統治下,英勇抗爭,不屈不撓,頑強堅守中華民族屬性,頑強維繫中華文化情感。台灣人民武裝抗日鬥爭持續了幾十年,先後爆發了北埔事件、林圯(yi,移)埔事件、苗栗事件、六甲事件、西來庵(an,安)事件、太魯閣事件、霧社事件等抗日起義。日本侵台中後期,台灣人民武裝鬥爭被殘酷鎮壓而沉寂下去,由蔣渭水、林獻堂等人領導的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對日本殖民當局開展政治和文化鬥爭。霧峰林家、屏東蕭家等台灣望族傳承愛國精神,頑強抵抗日本殖民統治。 公仔箱論壇: o4 b8 r) I) \# R$ {+ m: {
公仔箱論壇0 _! D& g" C# z. v% h# P" Y
“在半個世紀的抗日鬥爭中,台灣人民付出了65萬人的犧牲,為抗戰勝利和台灣光復做出了重要貢獻。可以說,在祖國苦難深重的時刻,台灣及那片土地上的人民,最先扛起了祖國的苦難。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台灣人民沒有缺席;台灣人民的抗日鬥爭是中國人民抗日鬥爭的重要一環。”汪舟這樣表示。
: Q% A$ |. k( U! R6 B6 c+ a7 l公仔箱論壇
* }+ P* ^5 @4 B) S- Cos.tvboxnow.com 文學是社會現實的反映,是人民心靈的寫照。在50年日據時期,台灣文壇產生了一大批充滿抵抗意識、深懷祖國情愫的作家,近代愛國詩人有丘逢甲、許南英、洪棄生、林幼春、連雅堂等,新文學作家有賴和、張我軍、楊守愚、陳虛穀、楊逵、朱點人、呂赫若、張深切、王詩琅、葉榮鐘、吳濁流等,群星璀璨,他們用文學作品揭露殖民統治的殘暴,反映台灣民眾的疾苦,抒發心向祖國的深情。
- S8 {- _/ U- q公仔箱論壇汪舟提到,被譽為“台灣新文學之父”的賴和,一生堅持穿漢服寫漢字,堅守民族氣節,宣揚抗日思想,作品控訴日本侵略者給台灣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曾二度遭日本殖民當局逮捕入獄。他雖未能看到台灣光復,但在臨終前寫下“天道還形自有時,留此雙睛一看之”這樣的詩句,表達了對兩岸人民抗日鬥爭必將取得勝利的堅定信心。 os.tvboxnow.com4 P' w% A o! X-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7 p3 Y, z M6 o
! K* t6 \: L$ Z, x @% `" B M! ~7 ^ 台灣日據時期的重要代表作家楊逵,積極投身台灣抗日民族解放運動,作品深刻表現日據時期台灣人民的不幸和苦難,謳歌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鬥爭,洋溢著濃烈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現實主義力量。他曾多次遭到日本殖民當局逮捕入獄,但他表示“我是到了咽下最後一口氣,也不向日本的蠻橫低頭”。楊逵被譽為“壓不扁的玫瑰花”。
) g; G6 \& z+ O, P' w$ V3 N3 d/ D
) x9 K- S3 y5 o! Ltvb now,tvbnow,bttvb “身處殖民統治下痛苦呻吟的台灣同胞,如雨夜花,被風雨摧殘,離葉離枝,花謝落土不再回;備受異族奴役的台灣同胞,如望春風,依戀祖國、向往祖國。”汪舟說,“苦戀祖國”是日據時期台灣文學的一個重要主題。台灣作家巫永福隔著海峽呼喚:“未曾見過的祖國/隔著海似近似遠……還給我們祖國啊/向海叫喊/還我們祖國啊!”正如鐘理和所說:“原鄉人的血,必須流返原鄉,才會停止沸騰!”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F6 S) [( t. \) u& y3 B
; w/ m: _3 n4 r5 L6 o+ O
汪舟最後提到,日據時期台灣文學具有很高的成就,是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兩岸人民的精神文化遺產。兩岸學者研討日據時期台灣文學,就是要挖掘、弘揚台灣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讓兩岸同胞,尤其是兩岸青年了解台灣走過的苦難歲月,了解台灣先輩抗日鬥爭的史實,從共同的歷史記憶中,深刻體認兩岸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圓“中國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