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寶瓶文化】徐女士每次來門診,我很少提供她情緒壓力該如何解決的方法,我只是傾聽、傾聽、再傾聽。直到有一天,徐女士對我說:「黃醫師,我最近在學國畫,可能會愈來愈沒有時間過來看你……」我點頭。
5 R3 F4 x6 E$ P K% ?os.tvboxnow.com 學會面對生離死別 悲傷、流淚不是脆弱0 W/ U" B1 L& i! S7 ^8 E; m
陳女士忽然問:「黃醫師,看到病患和家人在悲傷,你也會悲傷嗎?」我苦笑點頭,因為已經不是第一次被問這問題。我說:「『人悲我傷,人傷我痛』,我怎麼會不悲傷呢?但我不迴避我遇到的悲傷;只是生命的悲傷教育了我,也讓我一再反覆練習,如何面對這些病痛、病重和死亡。我會在悲傷中,處理眼前的一切;我會在悲傷中撫平自己的心情,也撫慰病患和家屬的心情。」tvb now,tvbnow,bttvb) ]0 _0 s; W5 h! Q
「黃醫師,你怎麼辦到的?」「我的師父教我,面對一切世間變化,都以『慈悲』對待。一個人有了『慈』心,就能感受到剛才所說『人悲我傷』的憂切情懷;一個人有了『悲』心,也能感受到剛才所說『人傷我痛』的悲憫情懷了。」
; w* L* a* i8 T% J6 s, p0 {「慈悲,真是有無限的力量,我在黃醫師身上看見了,這不只讓我先生得以善終,也讓我調適好心情。我這次來是順便告訴黃醫師,不只你的慈悲感動我,你的熱情笑聲,也溫暖我冰冷的心胸。我現在好多了,我應該不會再來門診打擾你了,謝謝黃醫師。只是,只是……」陳女士微笑說:「每個人都知慈悲,卻不見得能讓人感受慈悲。黃醫師,您怎麼做到?」tvb now,tvbnow,bttvb5 U" y$ j4 s O, z
流淚、悲傷,不是脆弱的事
% M2 B/ ]' S P我笑了,我對她說:「對於我,『慈悲』不是聽到、知道、說到或讀到、看到,對於我,『慈悲』就是直接執行、做到,而且是在日常生活,天天做到。不是碰到無常,才激起要慈悲;不是看到死亡,才記起要慈悲……」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d# S& e" A2 [; J) A9 D7 e3 c
「原來『慈悲』就是執行,就是去做到,謝謝黃醫師。我教書退休後今天才知道:每天用心去執行,用心去做就是慈悲……就如我先生病重時,我只用行為去導正我隱藏內心深處的悲傷,以為做這些善終或行為,先生就可以安然度過了,豈知自己卻沒有安然度過。為什麼?因為我故意把那哀傷的心掩蓋住了。公仔箱論壇4 r u) `0 x4 ~7 q% _: N! n0 ~
「每個人遇到生離死別會悲傷是很自然的事,我當下卻覺得流淚、悲傷是脆弱的事,殊不知一個人有了悲憂,才會更有悲憫。「我以為把自己的感受,故意剝奪或隱藏起來,就是完美的善終。其實,那是不足的。
& g& i [3 b- a* M/ j+ pos.tvboxnow.com「只有病患和家人一起道愛、道歉、道謝、道別,一起用心地投入、執行,而不是單方面去做,才是完整的善終。再次謝謝黃醫師,替我上了十幾堂課,而且這十幾堂課程,都不收一毛錢呢。」由於徐女士來門診已經十幾次了,我大部分都是傾聽,讓她分析自己的心情,所以每一次她來,我都不收她的門診費,因為純粹只是心理諮詢而已。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R; E: W. i7 m, m' Z |
把愛傳出去
6 q/ u" `* f( X/ x6 Z/ ?# h( Q% }tvb now,tvbnow,bttvb護理師問我:「主任,為什麼你每次都不向她收費呢?她每次都占用門診三十分鐘以上。」「孩子,不是每次任何看診都要跟人收費的,像陳女士這種病患是不需收費的。」
, b6 s; W: q% o5 ros.tvboxnow.com護理師問為什麼,我回答:「因為我相信她的經驗會分享給更多人,讓更多人知道什麼是完整的善終。一般人以為簽了DNR,就能善終。以為簽了DNR,家人的壓力也就會解脫或降低。
$ U) m; b5 D5 u! |. [5 O其實,這是不對的。但透過我們與徐女士的互動,這不就是把善終的愛傳出去?這不也是我們協助徐女士,同時也是徐女士協助我們,把愛延伸下去?這些是多少次門診收費也收不回來的價值,不是嗎?」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1 {+ \/ C a1 W% y6 |" K
聽著聽著,護理師也紅了眼眶。, w/ h" c$ g2 i& L+ ^- }5 `1 F$ m
當病人即將離去,家屬和病人一樣,也對善終充滿焦慮,那份不確定感的情緒隱藏在心底深處。家屬面對家人善終時,部分家人會陷入掙扎,有時候甚至家人還會為此在病患背後爭吵不休。os.tvboxnow.com" b! g1 k9 D K" _4 ?
請相信我,如果摯愛的人要善終走完這一生,大家都會忘記病患身旁的人,其實真的會有低潮的情緒,他們是我們醫療人員最忽略的一群,所以,善終的完整照顧,應該要落實在病患身旁的人。os.tvboxnow.com, F3 e7 e7 y) g( P/ o+ i2 ^
本文出自寶瓶文化《因為愛,讓他好好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