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戰勝髖關節病變 從此活動自如

活動自如,對每個人都十分重要,若然有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問題發生,日常功能大受影響,有損身心健康,究竟髖關節發育不良是一個怎樣的病?常發生在哪些人身上?我們一起探討。
2 N. d0 U, K/ Oos.tvboxnow.com- ?" u& l$ I% [9 `( O- D  _
今年 15 歲的東東是青海藏族人,於兩年前開始入住香港基督教勵行會在當地的海南州兒童福利院。她的身體一向不錯,課餘時間喜歡跳舞,是個活潑的少女。今年 5 月開始,她感到盆骨位置有點痛,在當地看醫生後,未找到因由。基督教勵行會安排她接受 X 光檢查,又為她拍攝短片,記錄她因不同姿勢而引發的痛楚,經香港醫生評估後,初步懷疑她右邊髖關節異常。
' T/ Y$ s, ], P; Ios.tvboxnow.com
' ?+ R) \( L  a3 [該會又向青海省紅十字會的一位外籍醫生諮詢意見,那位醫生同樣認為她的問題源自髖關節發育不良,手術是唯一的處理方法。當時,東東身上的痛楚已令她無法走路和上學去,所以必須盡快到香港接受治療。來港前,香港醫生透過視像系統與她進行診症,並講解有關手術的目的,如把髖關節及大腿骨進行矯形,幫助她早日恢復日常生活的功能,手術由兩位專科醫生負責,動一次手術便可。
+ A: b) q" V2 F- b; R' p. M+ D4 tos.tvboxnow.com% [9 k+ n3 G8 p$ P. B" _
康復進度理想6 e' s% c' c) M

2 I9 h6 S! |/ d8 k+ A) m+ S: Z8 月 14 日,東東在香港進行了 3 個小時的手術,手術非常成功,第二天已落床,8 月 17 日出院後,一直留港休養至 9 月 7 日。她離港前跟我會面,當天,她仍要坐輪椅出入,但精神奕奕,笑容可掬,聽照顧她的工作人員說,東東每日都會練習步行、上落樓梯,進度不錯,主診醫生表示她應該很快康復過來,像過往般活動自如,惟不能進行太劇烈的運動。$ o$ ?5 g  P3 J+ {; x9 b
tvb now,tvbnow,bttvb1 R- ^6 _& B$ G: |0 A+ c2 J
問東東當刻心情如何,她說:「很感謝香港兩位醫生、工作人員的幫助。」發病期間,她覺得很痛,自己一直忍受着,後來知道手術可以幫到自己,心裏渴望來港接受治療,現在終於完成手術,雖然傷口有輕微的痛,但對她而言不算甚麼,反而為到自己日漸康復而高興。她期待着回青海迎接新學年,因為她很喜歡上學,最愛科目是藏文和英文,將來希望當一位醫生,幫助更多的病人。
* J  \6 G0 A- t*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y" A$ G( @" y* a' a4 A9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發病率:千分之一! o# h% u  B4 e( ~7 z8 q( x

) `- I- `' W0 q0 {5 E- R& Y骨科專科醫生廖敬樂表示,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發現,全球包括中國和香港,約每 1,000 個新生嬰兒中,便有 1-2 個患有髖關節發育不良,而北美洲的印第安人、東歐及北歐白種新生嬰兒的發病率更高(1,000 分之 25-50)。髖關節發育不良與基因有關,患者後裔發生此病的機會比一般人高 10 倍;男女比例為 2 : 8,可見以女性居多。+ `- R0 @' `% j5 g) ~- {5 z  O

  W3 U) q8 H9 fos.tvboxnow.com他指出,髖關節發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簡稱 DDH) 會引致髖臼發育異常、關節脫位情況。可以是先天或後天發育的問題,前者是指出生前在胎兒期已經發生,後者是指出生時正常,但由於早年發育情況不理想,或受到某些原因影響,導致青少年期發生髖關節發育不良,東東屬於這種情況。
( w2 Q! Y: e( y3 q) ^( }
/ O1 ?# f1 S1 b與包裹嬰兒方式有關os.tvboxnow.com9 B- G. x- C5 d0 O+ N: P
' \* E& y/ Y( n2 `" I
此病除了遺傳、基因的先天原因,還有一些後天因素引起,而當中有些因素可以改變。廖醫生表示,有研究發現,嬰兒出生後首 1-2 個月,其髖關節發育迅速,如果嬰兒的下肢被拉直,或被毛巾包裹得過緊,都會使髖關節受壓,影響關節正常發育,令盆骨和大腿骨無法對正,促使股骨脫臼。
% V" J% ?/ C) d+ ~/ Wos.tvboxnow.com
8 _2 X& _% ~) t3 i&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他說:「把嬰兒下肢包實作固定的方式本已不流行,惟近年來,有不少人以為採用這種包嬰兒方式,可以預防嬰兒反身睡而猝死,又有以為可以作保暖,其實嬰兒全身被過度包裹,會減慢散熱,引致過熱症,可見這種包裹嬰兒方式不好。」, y% L/ P% l6 ~( f

0 V5 _" z* w' j: c: R8 ~/ n; K早期診斷不容易
3 H; z# b+ t) ?: d9 `公仔箱論壇( m* S8 b9 h* |3 u; |) t# L  P
廖醫生又指出,髖關節發育不良會有一些徵狀,但不易診斷,因為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情況不一定於嬰兒出生時出現。「首先,嬰兒階段不會痛楚,其次是髖關節單邊脫臼,兩腳會有明顯的長短不一,若然髖關節兩邊都向前移,兩腳便對稱起來,因而無法辨別長短腳,這些患者開始學行學走會較為搖擺不定,或比一般同齡小朋友較遲學懂行走,但一般家長不會知道是髖關節發育不良問題。到了青少年期,髖關節退化愈來愈嚴重,容易出現疼痛,影響活動能力。」
; v$ t8 h% f  o&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os.tvboxnow.com+ L' \, ?4 s* Q9 {2 a* [3 X
以前年代初生嬰兒健康普查不普及,但現時在香港或一些先進國家,已有全面新生嬰兒健康普查,醫生會為初生嬰兒臨床檢查,量度有沒有長短腳、測試髖關節活動幅度是否出現阻礙,如有需要,再作進一步檢查,6 個月以下的嬰兒適用超聲波檢查髖關節,6 個月以上的則適用 X 光檢查及電腦掃描。
1 J- G1 \6 ~! Qos.tvboxnow.co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B: U) w! E8 j+ s) c
初生嬰兒被確診髖關節發育不良,可以佩戴「帕氏吊帶」,使髖部保持在固定狀態,幫助髖關節穩定及髖臼發育正常。出生 6 個月以上,或關節異常的情況較嚴重,較適合手術治療。「只要髖關節回復正常位置,髖關節的功能也正常,患者康復後日常生活功能基本上與一般人無疑。」os.tvboxnow.com9 q/ t1 N) ]- t9 `
tvb now,tvbnow,bttvb! c+ P8 a; ?: _0 b3 U& U
---------------------------------
1 X' g2 i0 O6 ^3 G  V5 j4 e/ i公仔箱論壇
5 j- N3 e; U* y" b$ a3 T, p; _tvb now,tvbnow,bttvb家長指引
! ]4 L6 H4 g7 Z) r4 J
* Q/ f" T  V3 P+ y$ m想減低子女有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情況發生,家長有甚麼要注意?廖敬樂醫生表示,有研究發現,中國南方較少有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個案,估計與當地傳統用揹帶揹嬰兒的文化有關。用揹帶揹嬰兒,令其兩腿像青蛙腿自然分開,能預防雙腳下垂及髖關節受壓。「某程度上,以揹帶揹嬰兒是一種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早期治療,對嬰兒的髖關節發育最好。」他提醒,家長不宜將嬰兒過度「包實」,選購嬰兒車的車頭也不能過窄,否則會妨礙嬰兒髖關節、雙腳正常張開。tvb now,tvbnow,bttvb) b% X/ f/ j. T' b3 w+ c8 {! |: b
os.tvboxnow.com# {0 o( j" a/ Y
另一方面,家長可定期檢查初生嬰兒的腳部,例如有沒有長短腳。除雙腿長度是否相同外,還可觀察嬰兒兩邊大腿和臀部皮膚皺摺是否不對稱,如有懷疑,要盡快找醫生檢查。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