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本應是升學的「第二條路」,惟多年來卻被視為「次等路線」。青年協會智庫「青年創研庫」的就業研究發現,年輕人對職業教育的印象負面,逾三成受訪青年認為「讀唔成書」或「上唔到大學」才會接受職業教育。青協批評,現時政府推行的技術性工種培訓相關資歷架構未能普及化,未能確立專業形象,建議當局設立職業教育配對基金,由政府及僱主一對一資助青年在職進修,吸引新人入行,否則技術人力資源短缺問題將更嚴峻,甚至影響本港經濟發展。公仔箱論壇9 D6 ]5 a: p; E6 u. A7 ]
青協智庫「青年創研庫」昨發表青年出路報告,探討年輕人就業問題,報告引述勞工及福利局數據指出,本港未來三大「ABC行業」,即機場(Airport)、建造業(Build)及護理業(Care)均需要大量人手,但單以建造業為例,每年便欠缺1萬至1.5萬名技術工人,在社會對引入外勞未有共識下,本地青年理應成為生力軍的來源。os.tvboxnow.com) ~* J% j# b8 O1 x4 m
青年嫌技術工種辛苦" U7 x! `/ e4 ^3 e
不過,該智庫於今年6月中,訪問941位14至25歲的青少年,發現有44.8%受訪者認為,職業教育的升學前景較學術教育差,有32%更認為職業教育等於「讀唔成書」或「上唔到大學」;雖有7.5%覺得「出路好」,但同時亦有6.2%認為「冇前途」。5 E8 W5 O9 L3 R- R/ W, r* K
調查亦了解年輕人對技術工種短缺的看法,如長者護理、地盤及飛機維修,86.2%認為問題根源是工作辛苦。青協青年研究中心發展幹事袁小敏【圓圖】表示,行業須改變形象才可吸引年輕人,像保安員現時多數要穿制服,且須考牌,令形象更專業化。報告亦批評,政府現時推行的技術性工種相關資歷架構,普及情況不理想,即使政府部門招聘時都不用資歷架構,在勞工處刊登招聘廣告的僱主亦多數不用,有需要改善。: ^( _3 r4 q, t5 a7 ^* v7 \
團體倡進修配對基金
6 e @2 U, }* R7 ]% c, e" Q2 K2 o針對現時年輕人普遍欲進修的心態,智庫建議政府設立「職業教育配對基金」,由政府及僱主分擔資助在職青年「邊返工邊進修」,讓青年預見前景及晉升機會。公仔箱論壇# p% w7 { n/ u' i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聯僑表示,建築業有139個工種,亦有文職工作,並非一定辛苦,「年輕人唔使驚,現在行內好多識做唔識寫,或識寫唔識做,如讀過書又識寫又識做,邊個老闆唔升你?初頭做工人,兩三年後就做管工,人工升至3萬至4萬元,邊個行業可以有這種晉升機會?」他認為,現時欠缺機會讓年輕人了解建造業,須帶成功個案到中學及大學進行就業講座,與同學們分享。
: U0 b! p7 X1 @7 o救世軍教育及就業服務部,曾於2013年推行「社福護理專業(見習生)計劃」,高級主任羅偉業稱,希望帶年輕人入護理行業,但30名參加者中,最後只約4人留在行內。他表示,不少年輕人想從事物理治療、職業治療或護士等工種,但該等工種對學歷要求較高。他建議,當局可以將前線職位的職能「再分工」,「政府是否可設立物理治療助理,或職業治療助理等職位,讓較低學歷的年輕人擔任?年輕人幫公公婆婆沖涼未必最好,但他們做藝術治療、音樂治療或可更稱職,公公婆婆見到年輕人都開心啲!」! s' a! C; Y0 a) _4 e( P/ M( |
食品化驗公司水中銀董事總經理杜偉樑表示,現時公司內約三分之一實驗室助理是職訓局文憑畢業生。他們因擁有專業技能,月薪較一般學士畢業生更高,起薪達1.5萬元。該公司的實驗室助理雖然學歷不高,但因富經驗,故可管理高學歷員工。他明白員工欲進修增值,希望擁有學士學位的心態,不少員工在公餘修讀學位課程;若中小企能獲政府資助,津貼員工進修,料有助改善現時技術工種失衡的情況。
, d# l$ H! p4 N5 T公仔箱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