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蕭少滔: 看2015六四統計——應該又有人靠害阿爺

蕭少滔: 看2015六四統計——應該又有人靠害阿爺
2 n/ Y4 w- u+ J  ]4 z/ M5 P! dos.tvboxnow.com

2 V9 y6 n/ X* h* o4 I8 `$ e3 Vtvb now,tvbnow,bttvb/ _: t. J8 o& B3 e7 ~! T( y8 W. m; M

! V' }* B" N: D6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這個笑話開始有點重複得令人發悶,不過這個真理依然一點沒變:每次阿爺很想有人出辦法來「解決民意」的時候,獻計之人不止沒有將舊問題解決,而且非常有效地製造一個新問題出來!正如李嘉誠一早批死:有本事的不辦事,爭着辦事的沒本事。公仔箱論壇8 K* \2 A  e# `7 P% Z5 K5 ]

- N& l0 r" S: A/ w$ M3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現在情況是,反對派不停衍生出新的組織和行動,而建制派疲於奔命,顧此失彼。tvb now,tvbnow,bttvb0 W3 e1 ]% ?# H8 e* R' V6 D2 d

8 i! M$ U, X. K8 O6 n# W3 m- z是咁的。tvb now,tvbnow,bttvb8 W! |* z) P4 w& t+ _3 f% B

+ M  F6 k, s3 k5 E2 F# x8 p公仔箱論壇正當去年政改民意拉鋸的時候,肯定有人獻計給阿爺,指老白鴿由於做事拖拉,青年新世代早就深感不滿,於是應該一不做二不休,將事情做死!如此一來,老白鴿既得不到任何政治好處,又會失掉新世代的支持、順手更可以將潛藏在建制之內的「吃飯㧜鍋」的偽中間派一次過「引蛇出洞」一併處置。功成之後,2017年的立法會選舉,必定可以將立法會內的反對派「一舖清袋」;在泛民陷於內鬥之後,建制派將可以進一步鞏固版圖、到時阿爺可以安枕無憂云云。
2 B  p# s, E. N: G/ G* Wos.tvboxnow.com; Z) s" g0 n3 q( ?# |1 X0 G; ]
及至落閘之後的示威發生時,催淚彈根本沒有解決「佔領運動」、反而迫出了一場更大規模的「雨傘運動」。於是「香港不夠警察」一事就表露無遺。這點我也早幾年就分析過,香港的社會安定是完全維繫於市民主動守法。即使香港有三萬個警察,假如同時有大量市民違法,人手其實也是不夠的。汲取了教訓,就2016年政改表決的部署,警務處就只能馬死落地行,急召退休警員補充後台工作,以騰出人手去前線。
' ^! v4 `8 k! ^0 a" Mtvb now,tvbnow,bttvb而雨傘當時的「拆大台」現象,的確好像按着獻計人的預算一般發生。於是有人暗自歡喜,以為「暴力離間」的計謀得逞了。其後的學聯被拆台,更加令到建制派喜出望外,認為是「超額完成任務」。之不過,到了六月四日的維園晚會。麻煩就終於都出現了。雖然各大「愛國傳媒」都一致「唱衰」晚會,但事後大家點算出席人數的時候,情況並不如預算中一樣。大家可以參考一下統計數字:
1 a8 Y- [- l+ Pos.tvboxnow.com
- j" a* ^3 {0 U3 W: _3 {2 Gtvb now,tvbnow,bttvb ; P. w  _- ?8 f) }3 ~9 D
其實維園這個地方,球場內能容納的人數,最多也只是15萬人左右。其中一年所謂18萬人,除非是極度擠迫,否則也很難達到。有關的「統計」方法,可以參考港大的統計基準
7 q# U. g! `7 s* J( c0 y
六個球場加起來的面積大約有43,293平方米
' j7 s8 t! }% M, F4 I0 _* ]tvb now,tvbnow,bttvb以每平方米2.8人計算:2.8人/米x43293平方米=121220人os.tvboxnow.com7 O: u* E% g3 T- [2 q5 L! u
以每平方米2.5人計算:2.5人/米x43293平方米=108233人0 Z! ~' {5 X7 Q) g5 \3 A: j: C
因此基本上每米坐了三人左右就可以達到15萬人。這條數不算難計。而實在13.5萬人,其實一點也不「低」才對。而自從1992年開始,維園的人數很久也沒有超越十萬人。不過這個情況在2009年就忽然熱鬧起來。是從來也沒有降低過十萬人。
- {( i. f: B0 l- e/ T' R- Gtvb now,tvbnow,bttvb  i- j0 k) N, X! t9 U
即使按警方的數字,雖然是比大會的統計少了一大截,但總不可能去年坐滿六個球場是接近十萬人,而居然今年又坐滿六個球場,竟然是少了一半?好神奇囉….0 a6 D5 J6 j! }4 I6 K: F" R

) D- W6 I9 c) ]3 o) Wos.tvboxnow.com換言之,獻計人一直推銷給阿爺的「拆台」情況,其實並沒有真正發生,雖然學聯決定不出席,但維園依然坐滿了人!拆不拆台,基本上全無影響!
3 N* c+ C5 f3 _: T7 Ntvb now,tvbnow,bttvb而在維園之外,反而真的開始出現遍地開花的情況。尤其在港大另行主辦的六四紀念晚會,出席人數是「出乎港大學生會預料」。據報出席人數有二千人,比港大學生會原先預算多一倍。而其他地區也有不同團體舉辦其他活動。可見六四的紀念活動,真的是在擴散而不是萎縮。tvb now,tvbnow,bttvb% b) ?3 e6 U" N  l" z- A& ^& R
; X5 ]5 E- U  S# ?$ d# G! t+ M9 L
回頭看看維園的情況。按明報的現場調查(2015年06月05日:近半港大集會者「棄維園」),報導指出:支持支聯會綱領的,有近九成;而有17%的參與者是「第一次」出席維園集會。說明支聯會有足夠的「新血」去補充其他活動所帶走的人數。要注意:這17%不是先前「入唔到維園」,而係「冇去過維園」。因此可以確定是新加入的。
4 l; n+ i- Z7 @& \/ otvb now,tvbnow,bttvbos.tvboxnow.com  F2 E9 {1 ^. J( g* u; G
雖然這個抽樣很難說是很科學,但也有文有路:在維園表示「年年有參與」的,只有6%;而在港大集會的人,當中有85%曾參與維園集會。說明了另一個更加準確的信息,就是「每年都有新血」加入維園,而在其他地方「另起爐灶」的,都曾去過維園。維園內的群眾構成,一直都在「新陳代謝」而維持「常滿」!公仔箱論壇5 j! J+ D4 e' ], E1 ^6 X: ^0 S- T
os.tvboxnow.com$ d) u- y+ J9 Z, e" ^$ b& C. E% y8 p
在維園相對「清淡」的年代,政府也懶得去點算維園人數。但2003年開始,外溢暗湧其實早就觸發了另一波的「民主運動」,不過是由「大中華」開始轉移到「本土」問題。2003年的「七一遊行」人數一次過就爆發出五十萬。其後雖然大幅下降,不過早就形成了另一個「持續性」特強的民間行動。當中細節可以參考港大民調中心的統計圖表:# L, a, v1 ?1 A- f

  \2 d0 F5 o9 q6 X- s公仔箱論壇
1 `( D  T* p5 U1 T" A/ d$ ]0 \os.tvboxnow.com 公仔箱論壇# \4 _9 U+ b  o# C; ?
而這種「持續外溢」又會有什麼後果?就是年青一代開始往不同的方向去探究自己的「出路」問題。在未有真正形成具體的出路之前,新世代正向着不同的「禁區」橫衝直撞去摸索前行。其影響之大,相信很多建制派甚至民主派都始料不及。上述的「七一遊行」又只是另一個「維園翻版」而已。很幸運地,也不是暴力掛師。不過2014年的「佔中」和「雨傘」事件,其規模之大、影響之深,就的確超出建制派的控制範圍。公仔箱論壇, A. q. l$ x! k' b- r+ U7 ]2 m
$ u: M$ M' T; y( q" \% Z( {, j- {
往後香港會否再演變多一場持續抗爭出來紀念「六二八」的雨傘導火線?這點還未能肯定,只因2015年的617,基本上就被政改表決一事引開了焦點。或者建制應該非常慶幸才對。之不過,617之後緊接其實就是628,手握黃傘的群眾既可以出來「慶祝成功否決」政改,又有可能出來「抗議通過政改」,兩者都不會指向一個平靜的結局。
2 K' Y7 e' O) m. c9 w4 ?; x  I2 Cos.tvboxnow.com
6 k5 v) u( M, E& j5 wos.tvboxnow.com最新情況是,在「鬥委會」前領導人楊光出殯時候,有數批「本土」派別的組織分別示威,在會場外「派菠蘿」;與此同時,「才子」陶傑又爆出:楊光早就將女兒送了去英國,並且經已和英國人結婚產子、落地生根,狠狠地諷刺當年喊出「紅燒白皮豬,生劏黃皮狗」口號的工聯會。而本土目標再一次堅持要「優先關注六七暴動的本土死難者」而不是花時間去關心「不是香港的人」。
$ l+ ]- T5 w. k. E, c9 `tvb now,tvbnow,bttvb
8 F& {) N- v1 P3 N公仔箱論壇因此宏觀一點來分析獻計人的「強硬」手段後果,其實根本不能扭轉過去多年不斷滋長的民主訴求;而唯一引起的後果,就是令到本來在邊緣的激進份子堂而皇之地浮上水面,與其他反對勢力匯流,極速佔據不同政治光譜,而且愈趨暴力。所謂「光復XX」以至「踢喼」和「驅逐人蛇」等等,其實都是極度的「政治暴力」,但竟然獻計人反而在這些關鍵時刻,都一一退縮:先是收窄「一簽多行」為「一周一行」,繼而任由肖友懷件急速失控,結果火燒連環船令到社運大姐陳婉嫻灰頭土面。
7 h. {* Y4 O/ i5 G公仔箱論壇
, a( [) j4 L7 ]. g; x1 ^1 C4 Qos.tvboxnow.com不過這種態度簡直不能用「蠶虫師爺」來形容,應該是「欺善怕惡」才對,反對派看在眼裡,不得寸進尺才又真是奇聞。從常理就可以理解得到:對手單一,反而容易對付,對手多元,那才真正難以招架。光看陳婉嫻的狼狽情況可見一班。原本是用來「界」左膠票的「大愛關懷」,竟然被一班本土派驅蝗行動殺個片甲不留、倉皇逃遁。於是陳婉嫻得失了建制派之中的右派,但反對派全然無損。這種進退失據的情況,實在相當普遍。, g4 j# x* s9 ]- b) j+ q. Y* S
os.tvboxnow.com  a" u" o) [3 |4 i
再看看就政改而進行的「三大滾動民調」。除了在六月初終於出現「黃金交叉」之後,當中的「背景分析」才要真要命:29歲以下的受訪者,六成以上反對政改方案;而按學歴來劃分:大專或以上的受訪者,也有接近六成是反對的。再與先前的不同民意調查相比較,香港早就出現了「世代更替」,80後的年輕人不再是和理非非。而90後的青少年,也不用多講了,看看現在大學和高中的學生在搞什麼。就是進行「重奪未來」的行動。不是喊口號,是行動。
4 }* ^, n2 {# D- R  d0 eos.tvboxnow.comos.tvboxnow.com( Y2 x! N. n0 p" H
而就在政改表決前一日,又爆出所謂「驚天大陰謀」出來,警方「破獲」一個自稱港獨的激進團體,在自製炸彈,準備在617當日製造死傷云云。至於能否超越六七年的死傷人數,由於早被「破獲」因此只能「斷估」。事情仍未搞清楚到底有沒有幕後黑手,而誰是幕後黑手以及真正意圖如何,相信仍有一段日子拖拉。對於建制派來說,表面看來是「如獲至寶」,之不過事件對原本就打算否決的議員來說,是毫無影響。對於要求推翻政改的群眾,就更加沒有影響。對於旁觀的一眾港豬,也看來沒有影響。
3 c+ E1 e) ^6 N% g# r# l  K8 o  P公仔箱論壇0 V" x$ A* _1 \/ H4 i) L" f
那麼這個所謂「驚天大陰謀」又可以有什麼作用?唯一的作用,其實就只能令到建制派人心惶惶:因為先前都分析過了,一眾「功能組別」的傳統所謂「精英」,經已面對新形勢,就是「世界上沒有免費政治午餐」,不同的專業團體開始內訌,新世代正在逐步「迫宮」。假如工商界真的以為可以隔岸觀火,那麼這場「詐彈案」應該是一個當頭棒喝!不論是誰人在幕後指使:安定繁榮(隻手摭天、悶聲發財)再沒有必然保證。
$ Q3 K; \  T9 E) T7 B8 i, I0 E8 i8 s+ b" r; J4 }
因此除非是阿爺找人來「插贓」,否則工商界應該開始有人跳船才對。而逆向思維,從陰謀論的角度來看,就假設是阿爺找人「插贓」,那麼這種策略的心理作用,就用來唬嚇工商界,要「進一步加強政治工作」,否則「斷你財路」。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a& X& `1 H8 i" t, m& X  e

$ I' S8 Z/ w+ h- `5 T,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無論如何,這種反對派光譜擴闊的後果,對於建制派而言,肯定是「戰線過長」難以兼顧。正如之前就區議會選舉的分析所指:蛇齋餅糉所能調動的,基本上都已經全部調動了,基本上是連種票假票都推了上戰場。只是泛民配票無效,才導致建制派可以從大量「自動當選」的地區調撥資源來應戰。實在區議會的選舉,所謂建制派大勝,其實都只是個個席位都些微領先而已。
1 w. s7 U9 n, Z# k(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2 L/ d2 v8 Y5 Q% k
不論分析如何,各有各講也無可避免。大家即管拭目以待,且看2016年區議會選舉,到底情況如何吧。不過對於建制派而言,地區情況不容樂觀。單是在觀塘一區,早前就開始有人自發搞簽名運動,要求否決大白象的音樂噴泉項目。而據聞已經有議會華麗轉身,由支持改為否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