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楊善勇/《馬來西亞華人人物誌》之咄咄怪聞

《馬來西亞華人人物誌》的技術上小問題,一旦借助谷歌搜尋,不少困惑隨之迎刃而解。回顧前人物誌裡對馬華總會長黃家定之點評,當可看到了不可思議的說辭。全書自注的「研究進程」,存疑之處其實甚多。倘若「審稿程序一再重複,直到文稿符合基本標準」,甚至「不合水平、標準即重寫、或修正、或退稿」,何以出現這一系列的咄咄怪聞?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S3 t  o& q- l7 y5 _+ g4 l
《馬來西亞華人人物誌》(八打靈:拉曼大學,2014年),是一本人物傳略,撰寫馬來(西)亞百餘年德高望重的華人。但是,選錄的標準,傳略的格式,文獻的參考,評價的書寫,畢竟如何?
* {. P  a; R- Q公仔箱論壇導論此書,主編何啓良博士解釋:1965年獨立前的新加坡,是馬來西亞的一部分;因而「以國籍爲標準的切割方法」劃分取材,「不完全行得通」。但是,完全揚弃國籍的限制,恐怕也說不過去。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0 |% }7 w/ J; g. |. A8 D
諸如前不久謝世的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怎麽可能列入馬來西亞華人人物誌?同理,副總理吳慶瑞博士,以及新加坡一代富商陳篤生、陳嘉庚、陳六使、李光前,也不當是馬來西亞華人。
- ^# u" r; x; ?6 g% Y定義不清,界綫不明,結果,大家印象之中,屬於「新加坡」的左翼領袖林清祥、林福壽、方壯壁、方水雙、余柱業、學者林文慶、宋旺相、韓槐准、高僧宏船、作家完顔籍、藝術家陳瑞獻、也一一歸類在馬來西亞華人的範疇。tvb now,tvbnow,bttvb0 Z, [- g  r1 i. z: B, b/ W
檢視韓槐准(下圖左)的履歷,自可覺察不當之非。據條目稱,韓槐准生在1892年,1915年初臨新加坡;1962年回返中國(頁403)。終其一生,他都在新加坡生活,豈能算是馬來西亞華人?
9 q( b* X) J2 z3 [2 d9 [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T3 l) I0 \; X% m! f- E# s
選錄標準耐人尋味/ X& A, x* U+ ^- t
如果編者堅持因爲「沒有忘記他們對本地的重大影響與付出」,因而界定馬來西亞華人;那麽,按此邏輯,萊佛士是(Stamford Raffles)否因爲1819年開拓新加坡,而將之定位新加坡國民共同的遠祖?
7 \5 a4 Y; i  T公仔箱論壇認識這點,讀者自可體會《馬來西亞華人人物誌》的選角,實是編者自言的「一種過分伸展」(over-stretch),乃至模糊了馬新分家前後那一些跌宕起伏的演繹和變化。
5 y) k. N* L* y2 X/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除了這「一種過分伸展」,書裡對李宗偉「采取較伸縮性處理」,則流露了篩選過程的準繩,耐人尋味。一方面既言人物的活動「出現在2000年中期以後,編委會基本上並不考慮收錄」,爲何又把2008年獲得奧運會獎牌的李宗偉收在篇章?" O  g/ H0 a- M( Y9 T
要是2008年確實是指引本次撰史的分水嶺,淺見以爲,是年3月8日上任檳城首席部長的林冠英,以及同年10月18日中選馬華公會總會長的翁詩杰,皆是位高權重一時,何以不能順勢入榜《馬來西亞華人人物誌》清單之中?3 a. n. L2 m- G1 \8 c- n
這麽一問,可見選稿標準所在,恐怕其實沒有一貫的標準。審視海南族群的先輩,猶能看出這一點。海南聯合會早歲領導的陳開國、林照英、郭新、張星坦、符致逢,不知何故,都不在名單裡。
9 H. t  `8 U2 v2 @第九任海南聯合會總會長的郭全强的簡介(頁390-392),則無一字說明領導海南會館的點滴;附錄的〈人物祖籍、籍貫表〉,郭全强名下所注,居然還是「不詳」(頁1767)!那麽,何謂「歷史」?, Q3 H) n& u2 D
諸如此類,不一而足,說來還是小事。然則,傳記參考的資料,猶是匪夷所思。茲舉林碧顔律師的事迹,僅有兩本(頁765);林律師自傳《萬花筒》(Kaleidoscope: The memoirs of P.G Lim,吉隆坡:SIRD,2012),反倒省略了。公仔箱論壇' |& F) x% Q. |  _5 c+ t9 s$ [
同樣的,反對黨先生的陳志勤醫生,非但沒有參考陳醫生的經典自傳,文字的好一大段,與謝詩堅博士的文章,如出一轍;文後注明的文獻,偏又遺漏謝博士的著作。
' q2 s' x; X+ y% wos.tvboxnow.com
9 q0 {" D5 h/ u+ J3 Ztvb now,tvbnow,bttvb大法官佘錦成(George Seah,上圖)的文字呢,說及1969年5月9日佘先生受委婆羅洲高庭法官之事(頁1067),當是出自1969年10月法律期刊([1969] 2 M.L.J),也不見附注。此外,籠統地指他祖籍廣東,似乎也是個人的誤會。公仔箱論壇8 V0 d, `" U. ~
人物點評輕率離譜tvb now,tvbnow,bttvb% O' z2 h2 A8 \# v3 Q- o% s
然則,這些還是純屬技術上的小問題,一旦借助谷歌搜尋,不少困惑隨之迎刃而解。評價?回顧前人物誌裡對馬華總會長黃家定之點評,當可看到了不可思議的說辭:os.tvboxnow.com9 p5 r4 _$ [( K  X* ?1 t- u
作者一方面突顯其領導馬華之非常大功,另一方面則說308贏得古來國會乃是「個人形象獲得群衆的認同」云云(頁476)。其盾之堅,物莫能陷;其矛之利,物無不陷;不知「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M1 t. |9 b( v* @
讀及銀行家鄭鴻標的結語,還能見到博君一粲之處了:「(鄭鴻標)他可說是一個很會名哲保身的華商」(頁1556)。作者到底想要借助「很會名哲保身」表達什麽?( W  t7 U6 ~7 l/ L& Y5 X" y
張景雲先生的簡介,也不乏可笑的地方。張先生在《雲無心,水長東》(吉隆坡:燧人氏事業;2001)自述過去,坦告本身從事的行業,乏善可陳:臨時教員、灰料工人、獨中文員、小園主助理、家庭教師、鬻文匠、畫廊經理、夜總會樂隊經理……os.tvboxnow.com8 q2 o- @  f$ ]
此處的「鬻文匠」,既是個人的自我調侃,也是學人的謙虛之言。豈料《馬來西亞華人人物誌》書寫,乃至原文套用,也就算了;史稱528之事,發生在2001年,還錯寫爲「2000年杪,《南洋商報》遭收購,他以總主筆職銜離休」(頁1508)。
3 \  H9 f8 S3 i% ~- M' ~! E- u事實上,報變之日,張景雲先生已經身在華社研究中心做事。詳讀2001年7月23日《時代報》的新聞〈張景雲不回南洋任總主筆〉就能知道:他去年12月自南洋商報退休後,現今出任華社研究中心的研究員一職,研究「檳榔嶼早期發展」。
4 _4 X$ t3 t$ @+ C, G2 k- t. E$ Ptvb now,tvbnow,bttvb由此可見,全書自注的「研究進程」,存疑之處其實甚多。倘若「審稿程序一再重複,直到文稿符合基本標準」(頁A40),甚至「不合水平、標準即重寫、或修正、或退稿」,何以出現這一系列的咄咄怪聞?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