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劉嘉美/二十一世紀的孤星淚

馬來西亞最富有的20%人口擁有超過整個國家51%財富,最富有的10%人口則擁有35%財富。矛盾的是,2014年的豪華車和物業銷售量創下新高,同時創下新高的還包括破產人數,單單去年破產人數就超過2萬。政府不但取消了遺產稅,還在今年正式開徵消費稅,此後不只是物價更高、買東西更貴,而是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夢魘將更頑固地糾纏整個社會。公仔箱論壇1 M" E7 C7 ~! r  m
青年為照顧智障的胞弟和行動不便的母親,只能放棄正職,以拾破爛為生,賺取微薄收入及福利金,維持整家人的生活;又,父因交通意外骨折,母親年邁生病,低收入的長子靠數百令吉養全家……,這樣的事情每天在重複發生。公仔箱論壇' Z+ a% l5 Q4 c. S2 L3 a; q
然而,最大的悲劇不是因為事情的本身有多淒慘,而是時代的發展並無法改變人們的命運,《孤星淚》(Les Misérables)在成書一百多年後的今天,劇情還是在現實世界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現。os.tvboxnow.com, z" M$ e. b7 b3 J9 ?+ f5 f' S
時代的巨輪從未停止運轉,貧窮的悲劇不合理的呈現在這個科技發達、高度發展的社會,這不得不引發我們進一步深思:目前的政治經濟發展形態,會把我們引領到何種境地?深刻的貧富差距問題要如何解決?
4 v! }0 M2 Z, y+ X" P, C- n這些問題扣連著一道經濟學的大哉問:經濟成長能否自動消弭不平等?經濟的持續增長,會使更多人脫離貧窮,抑或讓財富更集中在少數人手上,造成更嚴峻的的貧富不均?這在過去一直引起許多的激烈辯論。
5 v4 s# s1 a0 G  |1 O% `0 ]. T公仔箱論壇可是,這樣的爭論在上世紀80年代柴契爾與雷根的新自由主義時代以降,信奉「市場萬能」的原教旨主義者——芝加哥學派壟斷了經濟學的討論,他們相信資本主義能有自我調整的能力,貧富不均只是週期性現象,不均會自動的縮小,市場的力量總能找到完美的分配平衡。$ S6 e, ]' `. T, Y9 d; k& X
公仔箱論壇0 E$ v/ |3 v9 m) Q& k; L
駁斥市場萬能論公仔箱論壇6 C' @( V0 G; |4 z1 P( x
如此論調是否符合現實的狀態?2014年出版的《21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的經濟學家皮凱提(Thomas Piketty),以過去兩百年的數據,進行長期的歷史觀察跟跨國比較,以真實的數字來審視財富分配的真實狀況和演變,以及其背後的深層結構。結果發現,回顧過去百多年的歷史,除了在兩次世界大戰時期,資本因為受到極大的破壞而緩和了財富分配的差距以外,基本上,所得分配趨向不均才是財富分佈的真實動態。可怕的現實是,近十年的財富集中度已經跟一百多年前的社會非常接近。tvb now,tvbnow,bttvb- ^& \5 z- y& S! @- B& t! `
在美國,最富有的10%人口,佔去整個國家近半的財富。即使全球的經濟發展速度放緩,但是資本累積的速度卻不因此下降。長期而言,資本報酬率的比例一直大於整體經濟增長,這樣的制度必然不可持續。5 P6 k: l5 j; G" G0 ^
社會的主流價值觀是鼓勵通過個人努力、知識傳播、學習新技術,來獲得更多的財富,不然我們無法解釋何以天價的致富課程,仍然座無虛席,世界級的富豪始終是我們集體追捧的偶像。但是,現實是,教育對於低下階層者,只能增加他們的機會和選擇,卻無法改變目前僵化的階級結構。
$ L* C( m& c9 e9 O&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v. m# B0 y" k1 d貧富不均跨世代tvb now,tvbnow,bttvb9 _' N7 f- v8 r
皮凱提所做的是全球財富分配狀況的實證分析,對馬來西亞的情況同樣具有解釋力。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馬來西亞在東協國家之中,是在繼新加坡外,擁有最高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但同時收入差距也是排名最高的;用來計算貧富差距的堅尼系數達0.41,代表貧富差距的程度已經超出警戒級別(警戒級別一般為0.4)。+ d$ T2 c4 {, |. U) r0 g6 ^
馬來西亞最富有的20%人口擁有超過整個國家51%的財富,最富有的10%人口則擁有35%的財富。矛盾的是,去年的豪華車和物業銷售量創下新高,但同時,創下新高的還包括破產人數,單單2014年,破產人數就超過2萬,而過去7年的破產人數便超過2007年以前80多年來的總和。" m0 X$ m, o; h" X$ l
皮凱提解釋,所得不均、收入差距大幅拉大在近年尤為明顯,這與超級高薪族的出現有關,企業顧問、CEO、高階主管的天價工資,可以和基層員工相差6萬倍。皮凱提認為高階主管能獲得毫無限制的薪水,不是合比例地反映他們的能力與生產力,而是因為他們有權力直接決定自己的工資。tvb now,tvbnow,bttvb5 l. c2 U9 X3 ~# X4 X
另一個現象是,遺產使財富不均能橫跨世代,誰擁有較多的資本就決定了產生更多利潤的能力,這不難理解,如果你有1000萬作投資,肯定比只有100萬的對手賺的更高比例的利潤,那更別說那些一點資本都沒有的人。所以,近代的資本主義制度更貼近世襲式的資本主義,個人的命運/階級基本上是緊繫於父母,毋怪乎也有人說這是一種「靠爸式」的資本主義。! _# \7 N$ H/ b* o
以上問題,已不是救濟式的福利制度可以解決。治頑疾要以重方,皮凱提提出一種更為激進的再分配政策,如收取累進式遺產稅(50%-60%之間)、每年徵收「總資本持有稅」、向最富有的階層課徵80%的稅金等,唯有這樣,才有可能規範21世紀的世襲式資本主義。
& k) K) q: R6 C6 |2 v9 e6 Z如前所述,馬來西亞的分配不均同樣嚴峻,但政府不但取消了遺產稅(富人財產一元不漏的過度後代),還會在今年正式開徵消費稅,GST時代開始,代表的不只是物價更高、買東西更貴,而是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夢魘將更頑固地糾纏整個社會。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