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個月的調查與訪問後,德國調查記者組織Correct!v總結認為,馬航MH17客機是遭山毛櫸(BUK)導彈系統擊落,而射擊方則是俄羅斯第53防空旅。 該組織昨日發布報告,指這支防空旅於去年7月中旬,在烏克蘭境內行動,負責保護俄國坦克部隊。 不過,該組織指出,這支防空旅當時並未展示任何俄國徽記。經過特訓才會使用 該組織引述空戰專家魯珀史密(Rupert Smid)說,唯有經過特別訓練者,方懂得操作山毛櫸導彈系統。 史密補充:“俄國導彈只有受到俄國官員指示後,才會開火。” 史密說,“毋庸置疑,MH17客機是遭導彈擊落。這個導彈是從地面發射,而非來自戰機。” 他補充,地空導彈會在目標前方與上空爆發,以一層致命彈片擊落飛機。Collect!v在報導中表示,所有受訪專家一致認同,分離軍並不諳發射山毛櫸。 該報告斬釘截鐵斷定:“肯定有俄國官員發出指示,擊落MH17客機。” 烏克蘭軍不能免責 另外,曾在俄羅斯第53防空旅服役的維特(Viktor Kusovkin)向Correct!v證實,山毛櫸雖已過時,但它卻是一個高度複雜的系統。 “你不會讓義務兵開火,這行不通。首先,你必須從軍事學校畢業(才懂得運作)。” “這是相當困難的任務。只有軍官能夠做。” 報導中提到,儘管俄國軍隊須對此付上責任,但烏克蘭政府空軍也不能免責。 報導指出,烏克蘭空軍利用民事客機,充當人肉盾牌,以免受到俄國坦克轟炸。 報告分析,烏克蘭戰機具有隱藏在客機底下的能力,且不為客機乘客與機組人員所知。因此,若有人嘗試射擊該戰機,則可能不小心射落一旁的客機。 “數百名乘客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在烏克蘭東部領空,成了人肉盾牌。” 各國早該發禁飛令 Correct!v表示,歐洲各國政府必須負起各自責任,因為這些國家政府並未將烏克蘭東部列為戰區,任由飛機從上空飛過。 “歐盟應當承認,俄國坦克與防空部隊當時在烏克蘭非常活躍,並就此發出禁飛令。”“政治人物應專注於俄國談判,而非聚焦在安全狀況。” 該報告還指出,航空公司也應負起責任,因為他們承載乘客飛過烏克蘭東部上空,未預視到其中的危險。 “對於航空公司而言,改飛一個更長的航線,會增加成本。” MH17是在去年7月17日從荷蘭阿姆斯特丹飛往吉隆坡,但在途中遭擊落,機上298人盡數罹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