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 初中中西史擬合併變一科

佔領行動結束,中學生的國史教育再受關注,本報獲悉,教育局經過一年多的研究,將計畫在初中推行中西史整合課程,把中史與歷史科整合為獨立科目「歷史與文化」,並加入香港本地史,每周課時亦由兩節倍增至四節,最快明年七月進行諮詢。教育局局長吳克儉表示,待明年提出方案後,會推出先導計畫讓學校試教。
3 A6 M# B, w: B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0 I6 C6 V( n/ B$ M& X6 P
  為加強中學生的國民教育,教育界一直有聲音要求恢復初中中國歷史科獨立必修,不過,亦有意見認為該科與世界歷史科課程割裂,無助提高學習興趣。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早於一年半前已積極研究「活化」初中中史科,走訪北京、上海及天津等市的教育委員會,了解內地在中史科教學法的變革與成功經驗,並與本港關注中史教育的團體和人士見面,收集不同意見。
. h0 j9 z! q5 `% M. Q3 k公仔箱論壇" }0 i6 w  }2 r3 v4 S* t: L
  吳克儉坦言,中史涵蓋五千年歷史,以往教學方法是詳古略今,「但這樣是否最好?」他表示,課程發展議會已設立專責委員會,檢視初中中史科與歷史科課程,「方案仍有待委員會探討。」不過,他承認兩年前未有正式推行的初中中史科改革方案,是今次「活化」中史科的討論基礎,方案建議將中西史整合為三年一貫的「歷史與文化」科,並以中史為綱,世史為輔。
# G  j# Z0 e8 J& F; h1 ?/ Vos.tvboxnow.com
& O; o8 L" J5 V) \% K" }6 \* j, Z  課程內容方面,建議中一內容與現行中史科相若,涵蓋古文明至至魏晉南北朝的中國歷史,但加入古希臘與古羅馬的歷史與文化,在上學期亦加入「歷史與歷史學習」、「人類的起源」等導論內容。中二則講授隋唐至清末,較現時中史科只涵蓋至明朝,橫跨時代更廣,加入世史部分包括歐洲中古史、歐洲革命與啟蒙等。中三則由民國至兩戰後的中外歷史,包括以往中史課程不觸及,卻影響中國近代史的俄國革命、兩戰前後的國際政局等,更另設共二十二個課節,綜觀探討二十世紀中國圖強、世界政治大勢、社會關係與文化生活變遷等發展。公仔箱論壇; [% s$ U/ H+ \% q7 p4 n5 [! u+ O

/ D: Q, u( Z* F! m; ~公仔箱論壇  新課程亦設共二十八個課節的香港史部分,中一至中二涵蓋新石器時代至英國殖民初期的歷史,及本港在中國革命的角色。中三課程佔了香港史課時一半,由二戰前後發展直到九七回歸,尤其強調近代中國政局如何影響本港發展。因應課程擴充,方案建議把現時中史科每周兩節課時加倍至四節,三年合共三百零六個課節。比較兩者對中國歷朝發展的教學內容,新課程增至一百七十六節,較現時中史科課程多四十二節。os.tvboxnow.com# w2 B' D4 n% M0 o1 \7 o
os.tvboxnow.com( v) n8 G# h. H
  吳克儉表示,綜觀內地、台灣與澳門的歷史科課程,均不是獨立開設中史與世史科,而要活化中史科,不僅須調整課程內容、提升師資培訓與支援,更須加強遊學與電子教學元素,增加學生的學習趣味與投入度。他說,早前他帶領學生訪問南京,遊學團以歷史為主題,期間走訪《南京條約》議約的靜海寺,便是一個難得學習歷史的經驗,「歷史不該是死人的故事,而是走入生活之中,讓學生多角度思考,以史為鑑。」! B3 o/ {6 Y* e# E- \: g

" r) a1 G8 l& t" V; N8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現時初中的中史及世史課程綱要分別在九七及九六年訂定,迄今已近二十年。隨着新高中學制下選修科目眾多,高中中史及世史科選修人數逐年下降,上一屆文憑試應考中史及世史的日校考生僅各約六千人,較同一批學生在中四選修時減少近三千人,退修率達三成。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