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中紀委秘密基地曝光:人跡罕至 墻壁鋪厚海綿

, J6 C2 D5 g6 M0 f

2 P3 N8 X$ a! ~) O    中國官場流傳,“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中紀委找談話”。由各級紀委主導的“雙規”,是中國獨有的辦案手段,令問題官員們聞之色變,不得不坦白罪行,被視為反腐利器。內地媒體探訪神秘的中紀委辦案基地,曝光貪官受查背後,不為人知的內幕。
* u4 a* `7 R& X9 H3 {& ]tvb now,tvbnow,bttvb4 D& z& s3 H& T0 G8 o9 q, }5 f2 S3 Y
   《人民網》刊登一組中紀委辦案基地的圖片,記者並未說明其詳細位置,僅透露這個基地位於荒無人煙的深山中。這裏有荷槍實彈的武警重兵把守,戒備森嚴;進入辦案小樓之前,須經過儀器安檢。tvb now,tvbnow,bttvb4 x$ p# x$ c& U- E0 {6 P  m2 \3 f

+ i% n( I6 w( l- p" Z1 P( ^公仔箱論壇   小樓中有訊問室、詢問室、心理測試室、偵查指揮室等,隨處可見監控攝像鏡頭。到這裏的官員,將接受24小時監控,毫無自由可言。他們要在訊問室和詢問室接受盤查,房間牆壁都用海綿等特殊材料製成,隔音之外,官員想要自殘或自盡都不可得。有問題官員稱,最害怕“雙規”生活,有時不過三天就全坦白了。圖為位於四周沒有人煙全是大山的貪官雙規辦案基地。7 s+ n, O( Q, b8 ~9 C

& g5 @: L7 |3 E1 h!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雙規”即“在規定的時間、地點就案件所涉及的問題作出說明”;適用於違紀違法且需要立案查處的黨員,既是令其交代問題的手段,也避免官官相護或湮滅罪證。官員被“雙規”,往往難免罷官、判監的下場。公仔箱論壇$ I" I6 z8 r: ]0 L4 F

& _6 K; s" W# y5 l4 k2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問題官員:最怕“雙規”
) l4 \  f3 s; W#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U0 ^( r4 Y8 k9 l
   “雙規”並非法律上的限制人身自由,其對象往往不關押在看守所或拘留所,而是在戒備森嚴的小賓館、招待所或辦案中心。被“雙規”者往往吃睡都在同一間房,有武警或其他辦案人員24小時陪同監控。遇到大案、高官,其“雙規”場所周邊都要戒備森嚴,無關人員不得入內。網傳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雙規”地點,就是北京郊區的一個四合院,他當時寫下的自白書,後來成為庭審供證。+ G6 N; Z0 n9 `. j. u8 Q+ D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J/ ^! G* [4 m+ L
   有中紀委人士透露,辦案人員對查處對象,一般不會稱唿其垣有職務:客氣一點,稱唿姓名加“同志”;次之,以姓氏加“老”字相稱。而薄熙來在辦案過程中一直被直唿其名,一是其不可能再擔任官職,也是要提醒他已經“失勢”,促使其交代問題。辦案過程中,嚴禁刑訊逼供,且“雙規”時限不能超過案件調查時限,並保持一定的公開性,即“24小時通知”等。
0 F* q! A' v1 P6 f5 \7 |7 O4 Z  C3 x1 F6 S
   “雙規”法治化- ^; {2 V3 f7 e2 c0 W8 B5 t
os.tvboxnow.com; C# z/ W% h' a4 t
   “雙規”並非法律手段,隱秘性高。每當有官員在“雙規”中因各種原因身亡,都會引發爭議。中央已著手“雙規”法治化,近年公佈《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等法規,以黨內法規形式制定“雙規”的制度性規定。os.tvboxnow.com9 R0 f  h( w  c4 x: ?. C

+ i+ f6 r' w2 z- x4 }os.tvboxnow.com   哭訴、表功官員悔過六法
  r1 M  A! |6 ^1 P0 L5 d0 ~8 B7 D) N9 s2 N# q
   懺悔幾乎是落馬官員必做的事情。據《人民網》輿情監測室主任分析師劉星星總結,貪官悔過分為六大類:表功、憶苦、聲淚俱下、請罪求情、引經據典和避重就輕。其中,垣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就是“聲淚俱下”的代表。tvb now,tvbnow,bttvb9 a3 {! h/ g  S! m9 `7 w
公仔箱論壇2 v/ j) t' m0 X2 d
   而貪官懺悔一般在參個時段:“雙規”、庭審及入獄之後。“雙規”時希望以此逃避司法嚴懲。庭審時,先懺悔後翻供時有發生,如薄熙來受審時,辯稱認罪自白書是迫於壓力所寫,要求不予採信。入獄後的懺悔,則多被作為反面教材,出現在媒體和專題影片中。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