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教學] 甚麼時候用「大光圈」和「小光圈」

本帖最後由 hoaddy 於 2014-7-27 09:36 AM 編輯

看了Fotobeginner的文章,跟大家分享一下:
先了解甚麼是「小光圈」和「大光圈」「光圈」就像一扇窗,在同一時間內(即是「快門」開放時間),這扇窗越大,能吸收的光線越多,這樣相片便會變光亮,道理很容易明白。
而在相機上,「大光圈」是指把光圈調到「數字小」的位置,像是f/1.4、f/2.8、f/4等等,數字越小,光圈越大;而數字越大,光圈便越小,即是「窗」會變小,能吸入的光線不多,數字和光圈大小是剛好相反的,各位定必要留意!
明白光圈是甚麼和怎樣調較後,讓我們看看使用不同大小光圈的效果吧!


左邊的為大光圈(f/1.4);右邊的為小光圈(f/16)。

使用小光圈的效果若果用上「小光圈」(像f/11、f/16、f/22等),會造成以下的效果:
  • 減少光線進入,讓你可以放慢快門,捕捉時間,例子有拍攝流水、車軌、星軌、光影塗鴉等
  • 讓光點變成散射狀,即是光芒
  • 景深變深,對焦主體以外的背景或前景不容易變模糊,可以保持清晰
一般來說,在拍攝風景、有三腳架輔助的夜景、光芒,想保持前後景清晰,或是於陽光普照/光源充足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用上小光圈。

小光圈(f/14)可以令太陽光芒更突出,而且保持前後景於景深範圍內。


利用三腳架拍攝夜景時一般會用上f/8-11的小光圈,令景物保持於景深範圍,而這數值很多時也是鏡頭成像最佳的光圈。

使用大光圈的效果而大光圈(像f/1.4、f/1.8、f/2.8等等),會造成以下的效果:
  • 於同一快門時間下,大光圈可以讓更多光線進入相機,從而令曝光增加,相片變亮;
  • 凝固時間:因為進入的光線增加,快門可以變更快,令飛快移動的物件可以「凝固」下來,像是拍攝賽車、跑動的狗狗等;
  • 景深變淺:這也許是大光圈其中一個很有用的用處 - 景深變淺,讓對焦的主體從背景突顯出來;
在拍攝人像、淺景深、或是於暗黑環境下手持拍攝,我們也會用上大光圈。

於光線不足的環境下手持拍攝,大光圈加高ISO可以令相片保持清晰。


大光圈可以創做淺景深的相片,讓主體更突出。

使用甚麼光圈的考慮步驟好了,那麼在真正拍攝時,我們又會怎樣去決定用上甚麼光圈呢?以下為筆者在拍攝時於腦袋中會思考的步驟,各位可以慢慢了解,有需要請重頭多看數遍,以明白箇中的意義:
(以下假設正在用「光圈先決」模式 (A-mode) 拍攝,鏡頭為18-55mm f/3.5-5.6的Kit lens)
  • 看到想拍的風景/物件,並找到合適的角度/構圖
  • 景深選擇:我想有淺景深嗎?還是要全部也清晰?前者偏向用大光圈(f/3.5),後者偏向用小光圈(f/8或更高數值)
  • 手持或有三腳架:若果手持,快門一定不可以低過「安全快門」 (1/焦距),而加大光圈可以讓快門變快
  • 景物會否移動?若果景物會移動,快門必定要提高速度,大光圈可以有所幫助
  • 光線足夠嗎?若果光線足夠,使用大光圈或小光圈也可,但使用大光圈的前提是快門仍不會超出相機最快快門的範圍(如1/4000s或1/8000s)
  • 在考慮過2-5點後,按快門速度決定ISO的多小,若果在設定的光圈下快門過慢,必須提高ISO

用大還是小光圈,取決於多個因素,一定要多實戰拍攝,才可以於每次按下快門前有信心地作出決定。

後記看完以上的介紹,對甚麼時候使用大小光圈應該會有進一步的了解,但切勿只顧理論,要充份掌握光圈、快門和ISO的關係,你必須多實際拍攝,但切記在按下快門前要多思考,在調較光圈後對相片會有甚麼影響,多練習多嘗試才會有所領悟、進步,一起努力吧!

原文出處:
http://www.fotobeginner.com/8741/large-small-aperture/
1

評分次數

  • WuSoLo

好有用的一篇教學!

不過在微距世界景深的問題更見突出 ... 因微距鏡頭的景深比同焦距非微距鏡頭更狹窄,而在拍攝時好有機會因現場光線不足下使用大光圈曝光,令主體焦點以外的地方變成散景,故此大家必須先作試拍來衡量取捨。

所以最令大家技術進步的其實是實戰,多作嘗試、多觀察!
Thank for sharing
Thank for sharing
很不錯, 謝謝分享...

內容淺白易懂,再加上舉例,真的受益良多!!
本帖最後由 mo1fly 於 2014-7-28 09:15 PM 編輯

对焦都唔识
很有啟發性,感謝。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