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哈迪的反暴君言論會不會跟柔佛州立案賦予蘇丹行政權事件有關,就這麼巧週五針對柔佛憲政危機他真的反對了。 柔佛州賦予蘇丹行政權的爭議,處理不好將不只是一州之憲政危機,而是擴及全國的危機的骨牌效應。弔詭的是,如今可能最能把危機拉回來的卻是對應付憲政王權最有經驗的前首相馬哈迪。 其實馬哈迪反對這法案是預期的,馬哈迪專政時期無論手腕多強硬,他同時很有意見的卻是王權干預行政,所以他曾經就為此修憲限制王權逾越憲法,而當時他直指的就是柔佛州。納吉利用王權壓制民聯近期他的言論也已經有蛛絲馬跡,什麼反對暴君,什麼擔心破壞憲法,同一個時候靠向他比靠向首相納吉更多的極右《前鋒報》也開始隨著他疾呼柔佛州賦予蘇丹王權行政權"適合嗎?"。 但是他如今比較厲害之處是言論不直接與蘇丹衝撞,而是意有所指的把這破壞君主立憲應秉持的虛位君主原則歸罪於外國勢力,不言自明就是柔佛對岸的新加坡。畢竟他已經不是擁有實權的首相,也有所忌憚吧。 納吉統領下的巫統與國陣,如今比馬哈迪時期更可怕的是,當年馬哈迪獨攬大權,反對黨只是小貓兩三隻之時,馬哈迪是與王權幾度衝撞的。但是如今納吉及巫統卻因為反對黨聯盟的壯大,企圖處處利用王權壓制民聯,越來越使王權原本只有像徵性委任的權力變相越來越大,越來越多可能會被冠上辱君罪的事件發生。這六年來即使在雪州州秘書事件,我們也看到了隱憂。民聯及媒體加油,好嗎 而民聯若只是噤聲或停留在模擬兩可的話,在這次憲法危機上,能有實力左右大局的卻是言論偏右的馬哈迪及其陣營。這無疑反映出了馬來西亞政治、制度及權力的複雜,在走上兩線製甚至多線製之後,常常會出現弔詭的情形。 就如早前登嘉樓所發生的巫統引發之憲政危機,在比對霹靂奪權的雙重標準之下,讓人看到納吉根本不擇手段對製度進行大肆破壞。說句古代話就是他已經不顧“朝綱社稷”。 納吉的巫統正在玩危險遊戲,對於這件事,只能說,民聯及媒體加油,好嗎?難道要等到曾經把你們送進監獄、扣留營,關閉你們報館的馬哈迪來拯救國家?至於國陣成員黨?不提也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