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科研投入落人後 創新產業徒空談

科研投入落人後 創新產業徒空談( I8 p* k( c# Q! C0 F; e8 m; b

+ I0 x/ d5 q- K說來令人難以置信,本港所有大學科研資金的總和,竟然不如內地一間普通大學。歷屆政府口口聲聲重視發展創新科技產業,實際上口惠而實不至,香港競爭力每況愈下,絕非偶然。公仔箱論壇# a$ r9 E. q) N" h- y/ f8 s
9 M* L1 J. V* K# l) J
服務港大十二載的校長徐立之今日卸任,他出席電台節目分享校長生涯點滴,指任內最大挑戰是工作取捨,對資源分配感到「頭痛」。他坦言,本港各間大學獲當局資助的科研經費,遠較內地大學少,在現時的競爭環境下,發展科技產業必然困難重重。事實上,有錢不是萬能,無錢卻是萬萬不能,科技研究相當昂貴,無論是聘請人才還是買材料及設備,樣樣都要花錢,港府對科研投入如此吝嗇,卻誇口發展科技產業,當然是自欺欺人,徐立之身為校長,可以掌握的科研經費如此之少,當然有巧婦難為無米炊之嘆。
& i2 _! D+ R3 |
- {+ A( r  \( X+ d, ^港府甚麼都缺,就是不缺錢,為甚麼大學科研經費少得可憐呢?除了港府一向守財奴作風,徐立之亦歸咎於目前的科研撥款機制有不足之處。教育局將經費撥給教資會轄下的研究資助局,由後者向大學撥款,層層把關有利有弊,優點是有利加強對經費運用的監管,確保公帑用得其所,缺點是官僚作風之下,凡事經濟掛帥,如果研究項目無法獲得即時經濟效益,很難申請到撥款。然而,有些科研成果未必能及時商業化,真正的市場價值如何,恐怕要待若干年或數十年之後才能體現,當局撥款急功近利,必然窒礙科學研究。3 @+ m9 o6 ~% w

9 A3 g2 T0 A! t$ `2 }類似話語市民其實耳熟能詳,從已故華人科學家田長霖,到前任科技大學校長朱經武,再到徐立之,有識之士一再呼籲港府重視科技,增加投入,資助項目應着重長遠,可惜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歷屆政府都是葉公好龍。前特首董建華有心無力,發展創新科技的理念與他本人仕途一樣,出師未捷身先死;曾蔭權爵士貪腐醜聞未曝光之前,揚言單靠金融業就能養活一千萬人口,將科技棄如敝屣,雖然曾蔭權下台前亡羊補牢,將創新科技從廢紙堆中重新檢出來,但光說不做,從港府對科研投入長期嚴重不足已可見一斑。有調查顯示,香港科研投入佔經濟產值的比重不斷萎縮,不僅落後於亞洲四小龍中的南韓、新加坡及台灣,也比印度、中國內地要低,在亞洲經濟體中叨陪末席,實在令人汗顏。
7 ]; R4 |2 x1 w3 A%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7 a# B6 |5 N; M( M* j7 C; c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港府對科研缺少承擔,資金投入太少,這是香港產業多元化至今一事無成,始終走不出金融地產獨大的根源。現屆政府雖欲撥亂反正,一度提出成立科技局,可惜架構重組計劃被政客拉布拖垮。當然,沒有科技局不代表不能搞科技,但如果港府不改變陳舊思維,社會政治化歪風不止,成立多少個機構都是枉然。
: o7 u% i! i0 z8 N# e
' N6 _& b" ?. G+ v# d% S! s! zos.tvboxnow.com二十一世紀的競爭,是科技實力的競爭。只有加強科研,香港才有出路,徐立之說的都是肺腑之言,但他的諍諍諫言又有多少人聽得入耳呢?徐立之黯然離職,其實就是用腳對香港前途投票!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