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3-11-26 08:44 AM 編輯
- {1 A5 D, c4 N5 y+ s0 B- qos.tvboxnow.com
; K6 |7 _# Q# G1 U5 L公仔箱論壇黎德怡: 二次創作豁免中的漏洞公仔箱論壇 [* F' w3 k; H4 f" t
公仔箱論壇, `- V8 r" c( S8 ~( Z' q
8 E3 V9 N% b) A/ L
! M$ ^- U* T- U$ l! R$ }. J; hos.tvboxnow.com
% ]/ Z6 A3 J+ `' q, p4 U3 s6 W" S9 T3 Jos.tvboxnow.com公仔箱論壇1 Y+ G ^- S3 T3 ~( M
公仔箱論壇: s! z* s, ~# Z1 s/ S/ z, Q( t3 P
《The Wind Done Gone》作者和出版商因戲仿《Gone with the Wind》,被告上法庭。互聯網
4 h% m4 x, \( C" `& v+ Y, Q. B, gtvb now,tvbnow,bttvb
" Q3 l' x# I4 x( s- W) l' Q8 S8 [公仔箱論壇 本港法例並未就二次創作訂定豁免,故有市民建議政府參考外國法例,尤其是美加等國。筆者這次儘管假設政府就二次創作訂下豁免,去探討有可能發生的漏洞。
0 J1 p3 Q2 u4 a8 k. L, n6 `" M- D8 m6 s* V7 O7 p
加拿大不久前生效的《版權現代化法案》,擴大所謂「公平處理」(fair dealing)的版權豁免範圍,涵蓋至戲仿(parody)或諷刺(satire)作品。其實加國新法落實後,暫時還沒有甚麼新案例,於是有法律學者如Graham Reynolds很關心所謂「戲仿」或「諷刺」作品,該以哪些定義為原則。原來兩者歷史悠久,在不同時期甚至不同的字典,定義也略有不同,法律無明文註明,便由得法庭去詮釋了。公仔箱論壇) `+ `" p4 i" v* h( g0 l( Y
h/ h6 V( O( Sos.tvboxnow.com 美國法律不如加國的寬鬆,法院過往在審理案件時,就所謂「公平使用」(fair use)版權豁免範圍,認定「戲仿」跟「諷刺」作品是不同的:前者多數、但不一定是「公平使用」,後者就不然。對於法庭的判斷,很多熟悉文學的人都不敢苟同,直覺以為很多「諷刺」作品在使用原作時,都可以很公平和合理啊,為何一定侵權?
# X* \. Q$ O7 M- U
[, _6 Z, k! G3 s6 O3 o1 m) F% @公仔箱論壇 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美國法院雖然曾經參考各本具權威性字典裏的定義,但因為那些定義都不盡同,法院最後選用或強調定義中某些部份,同時棄用其他部份。「戲仿」跟「諷刺」作品兩者縱使有關連,經過法院詮釋,彷彿演變成兩個極端。例如,法院強調「戲仿」必須特別針對原著某些東西去進行批評,批評對象一定是作品而不可以是原作著作者,兼且新作是否詼諧都不重要,而「諷刺」作品則籠統地批評原作。這些新詮釋,令很多文學愛好者譁然﹕點解跟我理解既咁唔同﹖!
+ o! L" ^+ d.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l3 g$ l9 k% u' h7 U% H 近年,美國有學者觀察到法院判決越趨收窄版權豁免範圍,換言之就是增加版權持有人的權利,同時剝奪普羅大眾二次創作以至言論自由的權利。更有評論猜測,美國法院審案似乎很result-oriented,即審結前已經決定將利益歸於版權持有人,有時變得強詞奪理。os.tvboxnow.com* ^3 T. n5 U4 O( e
( i+ W( U% u5 W' M! A公仔箱論壇 這裏以2001年Suntrust Bank v. Houghton Mifflin Co.跟近期案例比較。在Suntrust Bank一案中,《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作家後人,告《The Wind Done Gone》作者Alice Randall和出版商侵犯版權,因為Randall未經原作者許可,便根據原著進行二次創作。最後法院卻認為Randall新作巧妙地改變原著的情節人物,將書中美國南方浪漫的形象顛覆過來,為一部批判性的戲仿作品,所以也是「合理使用」。
f5 u, q5 o& y: r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5 A( z9 |) m. z, J- m
不過,早三年的Salinger v. Colting一案中,瑞典作家未經美國作家沙格林(J.D. Salinger)同意,根據其《麥田捕手》(The Catcher in the Rye)進行二次創作,寫成新作《60 Years Later: Coming through the Rye》,美國法院卻裁定瑞典作家侵權。眾多評論都認為既然當年法庭判《The Wind Done Gone》無侵權,那麼瑞典作家的新作利用原著部份情節和人物批評原著,照理亦不該算侵權了。筆者詳細讀過法庭判詞,覺得法官處理手法不客觀全面,老是執着parody某個跟字典和文化皆不乎的定義版本,去分析瑞典作家作品,反映其對文學基本認識不夠,同時亦受到近年大氣候影響,才會得到這個結果。
# }# p8 Q. a- X- s: Bos.tvboxnow.com
8 s8 p0 }9 u- c: x4 H 我認為本港法例應就二次創作訂定豁免,不過這些豁免會涉及很多有關法律名詞定義的問題,而美國法院那些判決,正好示範了表面簡單的詞語,可以隨政治氣候變化而落得不同詮釋方法。因此即使本港法例落實了,香港市民亦切忌高興得太早。
. A* R5 E q: K) x. t4 P2 |$ A. G$ n) R' N; q: j$ Q& x. I/ a" P- L
較有趣的,是台灣版權法中,從來都沒有所謂戲仿或諷刺作品豁免,但台灣社會大概一直以來對這類作品都很包容或欣賞,於是也未聽聞很多相關官司。照我看,政府是否開明是最有決定性的﹕開明的話,法律沒有那些豁免,市民都很有保障﹔相反,甚麼豁免都變成作民主自由的假象了。
% j; N( u2 f4 f3 V X+ los.tvboxnow.com os.tvboxnow.com* L1 r; J* _7 |% X5 e7 U- ^7 \2 n
K+ e' k! M2 }7 ^2 q& i& E: ~* Tos.tvboxnow.com 黎德怡公仔箱論壇9 u, P" Z: I F* y7 Q8 I
美國執業律師、專欄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