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溪湿地的高庄,又名西溪山庄,俗称西庄,是清代高士奇(1645—1704)在西溪的别墅。$ x# `$ p1 t( j. A* ~) \* K
高士奇,字澹人,号江村、瓶庐,又号竹窗,钱塘(今杭州)人,官至礼部侍郎。他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所藏书画甚富。公仔箱論壇4 m( W6 H! N( ~4 }4 @' S
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南巡时,曾临高庄,并赐“竹窗”二字和诗一首。现恢复的高庄由高宅、竹窗、捻花书屋、桐荫堂、蕉园诗社等建筑组成。: x5 l! ~! }3 V
当年康熙途经刚翻修过的关帝庙,不经意间看到匾额上写着“天子重英豪”几个大字。爱才的康熙对写下这五个大字的钱塘高士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士奇的命运才有了转机。
: d/ m2 b% x0 B( {3 m7 v当时,高士奇虽在京城谋生,但这个虽然出身书香门第,由于科举考试的一再落第以及父亲的突然病故,日子已过得相当落魄,满腹才情的他只能靠在庙市上卖卖字画聊以糊口度日。4 [0 q( N+ ~, B1 P1 H
两年后,也就是公元1671年,康熙这位不满二十岁,意气风发的年轻皇帝为了巩固清王朝,大大加强了文治。特命翰林院对高士奇等人进行考试,杭州人高士奇如愿荣登榜首,供职翰林院。
. Y' c& p: w d' }. Y2 ktvb now,tvbnow,bttvb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的高士奇深得皇帝的赏识,从此平步青云。公元1684年,高士奇升为翰林院侍讲学士,这位曾经悲歌燕市的穷书生逐渐成为朝中呼风唤雨的头面人物。
( j2 C( O( a n2 u% ios.tvboxnow.com公元1689年农历二月初十,高士奇作为唯一的汉族高官,跟随康熙帝南巡,在巡游了杭州的西湖与灵隐等名胜之后,骑马至西溪的高庄。
! f6 D' a8 \; }+ E康熙命随从留在桥头,只让高士奇一人陪驾,乘小船到高庄观览游玩。康熙帝极喜西溪山庄,常“登楼延赏,临沼清吟”。
0 r7 n$ c- x: L" T1 O; b高庄周围风景殊丽,竹林深秀,景色宜人,康熙帝对高庄赞不绝口,挥笔写下“竹窗”两个字,还乘兴写下一首诗:“花源路几重,柴桑出沃土。烟翠竹窗幽,雪香梅岸古”。
7 T! y5 ^/ s8 F% H9 b7 s康熙帝驾临高庄,是清朝最高统治者对汉族官员的肯定,同时也促进了满汉文化的交流,而高庄也因此成为见证这一历史的人文胜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