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李偉才-我們需要怎樣的繁榮.五

我們需要怎樣的繁榮.五
# g* Z* Z- K4 m9 u! f" Hos.tvboxnow.com# M% G  K9 e$ E( O( k3 s& f
tvb now,tvbnow,bttvb% R& G5 K. r6 I! l
李偉才 - 市場化蠶食社會價值信報  2012年9月7日
; v6 M5 ^, \! e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v7 b0 b* m- W" \
以「芝加哥學派」為首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哲學」不但令貧富懸殊加劇,世界的貧窮問題長時間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這當然已是極大的罪狀),它所推動的「讓市場主導一切」的思潮,更嚴重地蠶食着人際間的倫理關係以及傳統的社群價值。6 V; ~  ?1 J" i" W( i9 l1 _& ~1 [, Z. \

% {0 `) v8 r, U: @2 q0 E5 t% Utvb now,tvbnow,bttvb筆者絕不反對市場。事實上,自有人類歷史以來,市場便是人類經濟活動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筆者反對的是,對市場的迷信。美國學者Amory Lovins說得好:「市場只不過是一種工具。它是一個不錯的僕人,卻是一個糟糕的主人,更是一個糟透了的宗教。」可悲的是,自「新右回朝」以來,芝加哥學派已成為當世的「顯學」,任何對它的批評都不會受到重視(更可能被嘲為無知)。由於這套理論「空前成功」,一些學者更把這種以「效益最大化」為本的方法 論和世界觀,推廣至經濟學以外的領域。其中最有名的是貝克(Gary Becker)對各種社會行為研究所提出的「理性預期理論」(rational expectations theory),以及布坎南(James Buchanan)等人對政治行為研究(包括選民投票的行為)所提出的「公共選擇理論」(public choice theory)等。tvb now,tvbnow,bttvb7 x2 R. J# e$ i- v* U6 Q* V

) Q4 `3 z6 k! `' f8 T#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這些理論固然有其啟發性的價值,但總的方向卻是進一步把人約化為「利益計算的超級機器」,而公民社會則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利益交換場所」。按照這種世界觀, 「美德」是子虛烏有的:人們做善事是換取「自我感覺良好」;即使有人捨身救人,也不過是他認為這種感覺的效益大於他性命的效益吧了。以主持「正義」課程並 把它上載至YouTube而聞名的哈佛政治學教授Michael Sandel,便於他的新著What Money Can't Buy(2012)之中有力地指斥:這種「市場思維」(market norms)無孔不入,是如何地侵蝕着良好社會所建基的「社群規範」(social norms)。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愈來愈冷漠和計算。就以教育為例,在學生都變成了「顧客」而老師皆成為了「服務提供者」的前提下,傳統的師生關係將蕩 然無存。
* d8 A( ]0 w  p0 @' z公仔箱論壇
3 N% [' y/ G- D( W! h0 W& {' u, U耶穌在回答法利賽人之說:「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我們亦要堅持:「市場的歸市場、政府的歸政府、社會的歸社會」。由市場主導一切的社會是一個泯滅人性的社會。「個人的惡會(透過無形之手)導致整體的善」(芝加哥學派的哲學立論)是一個絕不美麗的神話。
' E6 v0 ~* w. P  H. I"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F) m7 a& W/ s+ {2 I" }7 O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