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lyhave1 於 2013-8-31 02:26 PM 編輯
& J2 U- q+ B; `8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0 e6 ?: T$ c9 B* d【AM730 8月30日訊】tvb now,tvbnow,bttvb* x2 n) _" ]- W# h& z" ?/ J
文:Henryporter(博客無神論者的巴別塔作者、面書:www.facebook.com/henryporterbabel)tvb now,tvbnow,bttvb2 n2 b) W. O8 W0 W
/ C- d7 }/ R9 @& f% A: f1 u7 {
近日發生的兩件新聞,一為敘利亞發生化武襲擊事件,二為無國界醫生組織決定撤出索馬里這個長駐達22年的國家。在此無意牽涉「美國出兵是否正確」之類的爭拗,而是從一個現象開始談起:一個正反兩面皆耳熟能詳的稱呼:「世界警察」,似乎已逐漸少人提及。
& v8 _1 k9 o$ V; A6 M
/ q* r& J j$ C( F* N/ ?# g- Dtvb now,tvbnow,bttvb在中學的時候上歷史課,我們曾學到「門羅主義」,知道當中將美洲事務區隔於歐洲以外的中心思想,其實這只是說對了一半;因為「門羅主義」提出歐美兩大洲互不干涉的目的,乃為了鞏固自己的獨大地位,隨意干涉洲內的紛爭,以爭取本土利益。而這種態度亦不始於「門羅主義」,回望美國建國初年,她的最初兩場對外戰爭,1812年所謂「第二次獨立戰爭」基本上是吞併加拿大的嘗試,而1846年的美墨戰爭實為滿足其向西向南拓展邊界的野心。可是我們不能單單將美國出兵的全都單純看成是為自身利益。1898年的美西戰爭,從結果來看,美國是徹底根除了西班牙在南美的影響力,並接收了諸如呂宋、關島等龐大利益,但從一開始,他們卻是以西班牙殖民者殘暴鎮壓古巴民眾起義為由,並在以William Randolph Hearst為首的傳媒煽動下,發動了這場「正義之戰」。自此以後,國際正義與本土利益的交纏,即為美國對外政策的兩大影響元素。假若說「門羅主義」是令到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皆遲疑不決枷鎖,那二戰的結束後美國終了解到,在新時代的來臨之下,無論從利益角度還是正義角度,她都不能再獨善其身。又本來處理國際事務最理想形式,乃以聯合國這種跨國家平台進行調停,但偏偏當時發生衡突的為美蘇兩大陣營,於是美國除了韓戰借蘇聯缺席安理會之機,以聯合國名義發動韓戰以後,下一次已要數到1991年的科威特戰爭。os.tvboxnow.com% s/ j3 |7 q% [ j. K% P" o0 [
; C$ e. |; t: C- ~os.tvboxnow.com- b& r& G3 y- |) R* }2 [+ i; M. x& k
「資本主義的保護傘」
8 o/ ^) J: S! D# f8 J4 l* ?3 o
$ s' @8 B8 m% Q9 ~公仔箱論壇所以在整個冷戰期間,美國已習慣繞過聯合國,以自身名義直接或間接,進行各種軍事和經濟手段,務求令盡量多的國家納入「資本主義的保護傘」之下。雖從現在的角度看來,這些部署都為美國帶來龐大利益,但至少在當時而言,美國國民都是衷心相信,他們是正在和邪惡勢力進行你死我活的鬥爭,這種想法雖然在越戰後期稍受挫折,但整體方向並沒有受到動搖,更在列根總統在1980年代將蘇聯稱之為「邪惡帝國」達到頂峰,直至蘇聯倒台、冷戰結束。當最強大的一個敵人倒台後,本來故事好應結束,但事實並不是這樣。一方面在冷戰時期,美國早已習慣了本應受到限制的非常手段,例如1983年入侵格林納達、1986年空襲利比亞、1989年進攻巴拿馬捕捉諾列加,基本上只要被美國政府認為是對世界,尤其是對美國產生威脅的惡徒,全都由其親手制裁。3 G/ N- W u: t+ i
& i1 e$ ~7 r. `% {( ?, z
另一方面,在經歷大量的代理人戰爭、政變謀殺、以及經濟侵略後,非洲、南美、中東等地區已慢慢演化出美蘇對抗以外新一種不穩定元素,而這些不穩很多時都牽涉到宗教、種族等容易激化的衝突,於是美國自覺要繼續充當「世界警察」的職責, 1991年「沙漠風暴」行動即為其代表作。8 t3 \0 v$ {% m; L1 k
公仔箱論壇 G0 e a2 [+ r ?& U
一直到1993年,索馬里的摩加迪沙之戰,成為了轉捩點。即使事後有很多分析指,美國是貪圖索馬里豐富的天然資源,但不少傳媒與學者都指出,美國積極介入索馬里事務,最初的導火線即為大量美國民眾從電視上看到饑荒的慘況,以及索馬里軍閥對他們毆打及開槍的畫面,才促使政府出兵「主持世界正義」的民意。, O7 k3 J3 m- a8 M: ~( X# U
, B- d7 d g+ \) F3 J- L+ y7 x公仔箱論壇2 A& c. ~0 U" c6 o% f3 _
首次對「世界警察」身份動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_, D9 q6 {4 I' k3 K
+ V% y5 W6 \* [ ~% R公仔箱論壇有關這次戰爭的結果,大家可以參看著名的荷李活電影《Black Hawk Down》。假如說這次出兵是因電視而起,那索馬里街頭的人民將兩具美軍屍體在街頭拖行的一幕,即為導致全面撤軍的主因之一。之所以稱摩加迪沙之戰為轉捩點,是因為美國人首次對「世界警察」身份出現動搖,甚至選擇逃避。過往在越南撤軍還可辯稱這是將資本主義或是共產主義的決擇還給越南人民,但索馬里的狀態明顯是極其需要國際軍事力量介入,偏偏聯合國與美國仍然退出,令到這個國家直至目前還是滿目瘡痍。tvb now,tvbnow,bttvb! ^( K+ Y! F8 R- ]! Z6 s6 C
" I+ M7 r9 B/ y# ?: ktvb now,tvbnow,bttvb自此以後,雖然仍有人批評美國不斷延伸其霸權主義,但其實他們最積極參與的兩場戰爭:阿富汗和第二次伊拉克戰爭,都直接與其本身利益受損有關,甚至是就「911事件」的復仇。對於盧旺達種族屠殺,美國選擇置身事外;波斯尼亞戰爭,很多人都只關注到誤炸中國大使館以及轟炸中死傷的平民,卻沒有察覺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竟然在多番種族層殺發生後的1995年,才終於決定空襲,距離衝突發生已有3年之久;更諷刺的是,伊斯蘭聯盟甚至多次抗議聯合國與北約毫無動作,提出將自行派遣志願軍與運送軍火,以支持當地的回教徒!os.tvboxnow.com1 X2 w6 Z& \/ H B7 ?/ d" M: W
$ I6 O" d2 N4 J3 @公仔箱論壇所以2011年聯合國空襲利比亞,法國竟比美國更積極已是見怪不怪,無國界醫生撤出索馬里,更是對其冷漠態度摑一記耳光。這種情況可歸因戰爭成本增加,讓美國重新評估軍事干預別國事務的成本;其次是一旦出現重大傷亡,支持開戰的民意隨即渙散,嚴重者更可能影響到政黨勢力分布。然而最重要的,還是美國扮演「世界警察」的意欲已逐漸減退,相比起維護普世價值的「正義」,本土利益才是她目前最關注的部分。
* d' o0 e* j9 Z# N% S, R
+ m5 S7 ^, U# C1 S. Utvb now,tvbnow,bttvb拉回目前新聞熱點:執筆之時,英美還未正式決定是否動武,但民調的數據卻值得一提:46%的美國人認為,即使證實敘利亞動用化武也不應動武,支持動武則有25%;和數十年前那種大義凜然相比,現在這個「世界警察」未免有點麻木。
1 B& r1 V8 K) }9 p9 b1 W0 Wtvb now,tvbnow,bttv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