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危機入市 亞股強彈倒數

經濟體質績優生亞太不含日本市場5月來遭「歐」傷,又逢南北韓對峙、泰國暴動等衝擊,行情直直落,但近期落底後,已明顯強彈。

資產管理業者認為,亞股仍處多頭回檔修正,不致步入空頭,但建議以定期定額介入,除了分散風險,波段最高報酬也有四成。

亞股近年歷經1997年亞洲爆發金融風暴、SARS、北韓第一次試射核彈及次貸海嘯等重大政經事件動盪,但利空解除後行情多上揚。

Lipper統計,若在重大利空後進場定期定額亞股(MSCI不含日本指數),除了亞洲金融風暴外,其餘波段都有正報酬,SARS後一年報酬近三成,次貸風暴後一年更達四成,北韓第一次試射核彈後也有35%。

此波歐洲債信調降風暴重創全球股市,但自5月25日波段低點反彈以來,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新興亞洲指數上漲6.95%、7.52%,表現明顯優於MSCI已開發國家指數2.98%以及MSCI世界指數的3.65%。

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出爐的「亞太區域經濟展望」指出,今、明年亞洲經濟成長率均可達7.1%以上,仍是全球表現最好的區域經濟體。

群益投信海外投資長葉書弘表示,亞洲經濟體基本面優於成熟市場,即使資金短暫撤出,但疑慮消除後,仍是回補部位的首選,此外,多數亞洲主要市場面臨非理性因素波動向下時,也多是短空長多格局。

富蘭克林華美新興市場股票組合基金預定經理人張森貴認為,外資上周賣壓減緩,預料陸股何時止跌反彈,成為亞股動向關鍵指標。印尼因為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是上周唯一獲得外資青睞的亞洲單一市場,持續看好汽車等消費性耐久財及消費信貸成長的銀行類股。

永豐亞洲民生消費基金經理人張家維表示,陸股近期已有築底跡象,由於歐債危機事件,使得歐美各國原訂下半年啟動的退市政策也被迫延後,有利維持資金寬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