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電(1503)要衝刺海外事業營收,董事長許育瑞定下目標,將積極耕耘大陸市場,海外營收事業比重要占整體比重50%。法人預期,士電今年合併營收將較去年成長兩成,達到230億元以上。 士電昨(27)日召開股東會,該公司去年出售中鼎大樓,帶動整體每股稅後純益達5.77元,創歷史新高。並通過配發現金股息每股1.2元,回到2007年金融海嘯前水準。昨天股價收35.3元,現金殖利率約3.39% 許育瑞強調,從接單等看起來,今年展望算不錯,表現應會優於去年。許育瑞並訂下目標,未來士電要積極發展海外電機、電裝事業,營收比重要占士電整體營收比重50%。 士電布局大陸多年,主要生產汽機車零配件為主,包括斷路器、發電機、點火圈、風扇各式汽機車用馬達、開關等。 翻開士電去年財報,大陸轉投資當中,僅有無錫廠仍然小虧,包括常州、蘇州、廈門、福州、越南等海外轉投資,全數獲利,帶動去年業外投收益高達4.4億元,創歷史新高,其中電裝產品就貢獻約2至3億元,已躋身「中概汽車股」。 士電內部主管分析,台灣部分,包括重電、電裝等產品,受到景氣衰退以及市場逐漸萎縮影響下,要再大幅成長不容易;然而,大陸市場去年開始,汽車銷售就非常強勁,士電布局的汽機車電裝產品,打進日系廠商以及東南汽車等體系的供應鏈,業績逐漸成長。 士電主管指出,扣除去年大樓出售的業外挹注,士電本業部分每股純益約1.5元,其中海外大陸事業營收比重約20%至30%,貢獻獲利卻達40%,比重明顯提升,預估今、明兩年將持續成長。
法人說,士電今年受惠景氣回升,電器機械產品營收明顯回升,帶動前四月營收48.64億元,年增兩成,首季每股稅後純益0.65元,表現亮眼,預估今年全年合併營收應有20%成長空間,達230億元以上,第二季獲利可維持首季水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