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應對歐債危機 中國表現成熟


週中國不僅向外界展示了經濟和政治實力﹐同時也讓人們看到了其處理新問題時老練圓熟的技巧。

備受關注的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在週二落下帷幕﹐此次會議或許讓那些寄望人民幣升值的人感到了失望﹐但是卻也向外界傳遞了一個清晰的信號﹕現在的中國有信心也有能力在更多緊要的國際事件中發揮主導作用。

雖然歐元區並沒有參與這次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但歐元區和歐元區的主權債務危機卻成了此次會議的主要議題。在當前這個局面下﹐投資者已經不再執著於人民幣升值問題﹐而是急於想獲悉中國是否會選擇放棄歐元。

第一個談到此問題的是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他對記者表示﹐中美雙方在談話中都沒有涉及人民幣問題﹐而是討論了這次歐洲債務危機中歐元匯率的表現。

週三曾有傳言稱中國可能因為歐元今年15%的跌幅而重新評估對歐元資產的投資比重。消息一出﹐歐元兌美元應聲下滑數點。所幸的是﹐中國後來又拉了歐元一把﹐在中國外管局出面否認上述消息後﹐歐元兌美元和其他貨幣實現了反彈。

中國外管局週四罕見地出面澄清﹐儘管歐元區發生債務危機﹐但歐洲仍將是中國外匯儲備最主要的投資市場之一。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總值近2.5萬億美元﹐位居世界首位。

或許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外管局的聲明中表達了中國對歐元區走出困境的信心。


如果中國的這番表態能讓市場寬心﹐這恰恰說明中國已經選擇了一種新的與外界溝通方式。放棄以往那種直截了當的公告聲明﹐而是用一種更為含蓄圓融的方式逐步滲透自身的影響力。當多數發達國家都在為沉重的債務負擔而掙扎時﹐中國卻坐擁著全世界最多的外匯儲備﹐這既是中國的優勢也讓中國無法在這次危機中置身事外。雖然中國不太可能徹底放棄對某種貨幣的資產配置﹐但僅僅是有這麼一個暗示也足以令全球投資者的神經立刻繃緊。

這不是第一次市場因為有關中國的傳言而發生振盪﹐但在當下投資者急於獲悉歐洲問題是否會拖纍經濟復甦的情況下﹐任何看似微小的動作都可能輕易演變為引發拋盤的導火索。

但是本週中國官員的表現說明這種“放大鏡效應”可能將成為歷史。

RBS securities的外匯策略部門全球負責人Alan Ruskin表示﹐中國的戰略利益要求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任何官員的發言如果導致市場不穩﹐都將嚴重違背中國的戰略利益。

中國在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中的掌控能力﹐尤其是在歐元區債務危機中的立場﹐都說明了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中國早已不再是一個青澀的學生﹐而是在這個舞台的最核心處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中國的表現說明了其在以一種更為老練、克制的方式來維護市場穩定﹐而不是攪亂市場。如果說過去中國只是一個坐在徬聽席的學生﹐那麼現在﹐在這個國際舞台上﹐中國已經是位成熟、高明的大師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