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新 自從5月19日泰國軍方受政府命令對在曼谷部分區域的紅衫軍實施武裝清剿以後,儘管紅衫軍多數首領均已宣告投降,但隨後很快爆發搶劫縱火等暴亂行為,泰當局決定對曼谷和另外23個府實施宵禁,時間將延長至22日。 清場實屬無奈 兩天的「清場」行動業已造成百餘人死傷,悲憤絕望的部分紅衫軍死硬派由此開始搶劫縱火,以往市肆繁華、遊人如織的曼谷一時間濃煙滾滾。持續2個多月的紅衫軍和平抗議,至此終於不可遏止地演變為局部暴亂,一直以來以和平形式聚會抗議的「刁民」甚或「順民」瞬間變成搶掠縱火的恐怖「暴民」。 英美輿論儘管仍居高臨下地批評阿披實當局的清剿行動「令人沮喪」,指責阿披實作為「一位彬彬有禮,擁有傲人教育經歷和良好舉止的年輕人」、「僅僅一年半之後,阿披實搖身一變,成為一名不講情面甚至有些冷酷無情的政治家」,但也不得不承認,泰國當局除此再無良方可以應對如此亂局。 其實,在造成人員流血傷亡的衝突爆發之前,紅衫軍和政府之間,甚至他信和泰國當局之間仍存在談判和解的良好機會。彼時紅衫軍雖然示威抗議的時日不短,但畢竟雙方都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和容忍,和平抗議對經濟發展、社會秩序穩定造成的損害雖然開始顯現,但仍局限於在局部範圍之內。可惜雙方幾次談判接觸均無疾而終。 調停力量缺乏 究其原因,在於雙方的期望值都遠遠超出對方承諾,甚至陷入博弈論所謂的「囚徒困境」,和平談判達成妥協的通道漸漸被堵塞,更在於缺乏有權威的居間調停力量。 其實,泰國國內並非缺乏這類力量,其國會上院、憲法法院以及泰王室等,都既有資格又有能力來充當這個「魯仲連」角色,可惜各方都愛惜羽毛,唯恐陷入事態之中惹上麻煩;也片面地拘守自己想當然的所謂「憲政戒律」,擔心招致其他方面的反彈而刻意沉默。同時,東盟等外部力量也可充當他信和泰當局之間的「和事佬」,但沒有阿披實當局的誠心邀請,沒有其國內包括軍方等在內其他勢力的默許,外國也只能是愛莫能助。 由於既缺乏妥協退讓的信心和勇氣,又缺乏強有力、具備公信力的內外談判中介,結果隨雙方耐心和理性的一步步消耗,其和平談判實現和解的良機眼看無情溜走,雙方剩下的就只有硬抗到底,最終釀成血案和暴亂也就不足為怪了。 對於原本傷痕纍纍的泰國民主進程而言,儘管其談判和解的良機業已一去不返,這次清場也更意味舊恨未了又添新傷,但只要取得局勢控制區的阿披實當局果真履行其「和解路線圖」計劃,不搞「秋後算賬」式地趕盡殺絕,相反適時和紅衫軍等開展對話協商,並推動不同社群之間和平對話,實現政治和解仍存幾分希望。相反,如果紅衫軍徹底恐怖化,阿披實當局也得理不饒人,那麼泰國不僅坐視和解良機一去不返,其民主化進程也將陷入停滯甚或倒退,原本飽受懷疑的泰式憲政民主,勢必更受懷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