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 now,tvbnow,bttvb$ E0 C' w/ j! q0 A2 A
【本刊曾剑鸣撰述】阿拉字眼争议突然转向暴力攻击祈祷场所,令人诧异。除了基督天主与新教教堂受攻击外,也各有一间回教堂及锡克教堂遇袭,宗教场所遇袭击之多,当是建国以来首次,触动了最深层的宗教敏感神经。
4 ^( ?! E- b. n" N9 s. \( t+ d公仔箱論壇然而面对此挑战,出现了两个契机,一是教会或者宗教信仰者,可重新检视宗教信仰与现实的关联,思考过去宗教陷入私人化,而忽略普遍公义的缺陷。二是,回教党没有随同巫统起舞,以争夺激进的回教立场,这应该看作,积极面对多元社会的尝试,开启了该党思考宗教与多元社会的问题。
9 L: p: }8 `3 s& ^& [. i1 W0 j公仔箱論壇过去威权政体下的族群宗教情绪化动员,伤害了民主体制,这次暴力事件逼出了朝野反暴力的共同语言,以及民间的凝聚力,可以借此重新塑造多元社会的共识,修复威权所伤害的体制,从308大选后转型,进一步酝酿新的制度共识,走向政治成熟。
8 w" h5 ?6 {; Q* x! x0 Dos.tvboxnow.com为何宗教成为了造势动员的工具,以及遭受攻击的对象?其实,宗教的冲突不是单纯因为社会差异或政治冲突所引起的,其发生需要中介,即社会组织的形式与历史条件。怎样的社会,才容易发生种族和宗教冲突?以下先简单勾勒历史发展脉络,再回答此问题。+ |3 F# M" g1 e8 X0 B3 s
宗教建制化的轨迹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a, ^% j% k( M$ x* |% r/ A
513事件以及随后政治强人的威权式统治,导致“种族威权国家”的建立。国家机器由上而下塑造社会,而分化的族群社会又反过来巩固种族政治结构。不过,进入80年代以后,巫统面对回教党的顽抗,开启了争取马来选票的竞争,这就是澳洲学者凯斯勒(CliveKessler)所称的“回教政策拍卖会”,两党为争取支持,而不惜抬高出价(即回教化政策的程度),而建国以来的宪政体制日益受侵蚀。
# h2 \" n4 Z' J! t3 B1982年,时任首相马哈迪为收编民间蓬勃的回教运动,将当时回教青年领导人安华(左图)引入执政党,随后两年开启了“在国家行政上吸纳回教价值政策”的年代,于是回教建制在国家制度内着根:回教银行(1994年)、回教司法局(Jabatan Kehakiman SyariahMalaysia,1996年)、回教发展局(Jabatan Kemajuan Islam Malaysia, JAKIM ,1997年改组成)。tvb now,tvbnow,bttvb5 C" O3 c* u% S/ X- E
最具指标意义的是,1988年增修《联邦宪法》121(1)(A)和第5(4)条款,宣示民事法院的管辖权,不能及于回教法院。回教法院审议的罪项以及判决额度,仍受国会限制,但回教法院在司法体系内享有了独立地位,其判决不能受民事法院挑战。由此,回教徒的婚姻、财产、家庭等事项,完全纳入回教法院的审议范围。& c0 p9 j) M" G. j1 B! j
不过,按照宪法,回教法院是属于州政府管辖的地方法院,而且各州地方法院相互独立,互不干涉。尽管如此,首相署下的回教发展局专门负责全国的回教文化、教育与法律统合,因此其最大的企图,就是整合和统一各州的回教法。
) W. f8 x- i7 t4 R l& K4 S回教国争论的滥觞
# }5 f. N! _0 ?4 D( q, i. Mos.tvboxnow.com进入1990年代后,由于改教引起的纠纷,日渐引发各界关注民事法院与回教法院的权限。改换宗教、离婚者夹在民事法院与回教法院之间,往往难获得较公正的对待,尤其是回教女性,由于各州回教法院对于离婚与赡养费有不同的规定,因此更形陷入无助。
3 ]( ]. o, F2 q0 ?! ~5 ^# {1 w! N2004年,11个非政府组织成立“第11条款联盟(Article11),以捍卫信仰自由;2005年,律师公会等组织呼吁成立跨宗教理事会(Interfaith Commission of Malaysia,ICM),但均引起部分回教组织强烈反对,并数次粗暴施压解散他们的研讨会。
) y+ ~5 h1 Z5 ~! Ytvb now,tvbnow,bttvb除了实际的司法案件纠纷增多,1998年烈火莫熄灭以后,回教党借助实力膨胀的时机,抛出了回教国课题,施压国阵。911事件后,马哈迪高调宣布我国为回教国,更将争议引向高潮。
8 ~- D) W( f" x9 |5 W/ `/ Ttvb now,tvbnow,bttvb因着种族政治的框架,回教国成为了难以处理的课题。然而,308大选冲破了禁忌,民联内三党的组合,似乎成为了跨族群的替代选择,对国阵构成强大的威胁。因着政治局势的松动,非政府组织抛出了“社会契约”与“回教国”两大问题,频频质疑当权者的意识形态。) t$ f) _5 N0 b
2008年10月,统治者会议罕见发表表明,指社会契约为建国之基础,强调联邦宪法确实赋权给马来统治者捍卫统治者的地位、马来人的权益、回教为官方宗教和马来文为国文,同时也保证捍卫其他族群的利益。声明也批评,社会契约不断被挑起及质疑,引起社会不安。
& G/ p7 o5 A, nos.tvboxnow.com情绪政治的条件. P* _9 n8 t8 z- k) j
以上大体上是宗教事件发展事迹,但不应忘了,上述宗教建制化时,马来西亚的国家权力的形式相当集中。一方面是威权式的压制,一方面是种族政治的动员,因此形成强国家,弱社会;而社会组织形式偏向族群分化,欠缺现代社会所有的复杂认同与阶层,即社区组织、工会、文化团体、族群、性别、爱好等不同性质的组织。
) G1 Z% d4 W! {' P! O: b2 a因此,社会成员的认同趋向单一,较强调先天的继承,即血缘、家庭、语言与宗教等因素,所以行为容易受集体影响,反映了情感、文化与历史传统的巨大作用。相反的,现代社会的公民的利益趋向复杂,影响人们的行为,较是理性的计算,与组织化的利益考量。tvb now,tvbnow,bttvb5 z/ ~% E2 a! z* p) w, L
暂且不论马来西亚的现代性特征,我们可以简单指出,其政治现代化的程度,决定了动员的形式,这就是为何本地的政治论述都趋向空洞的口号,诉诸情感多于理性说服,擅于宫廷政治式的权谋争斗与计算,多于公共论坛式的论辩与多元利益团体参与决策。
; }8 ]* J5 }' L9 x U" B宗教对个人的生活、认同与潜意识有强大的召唤力与驱动力,也就必然成为了政治力量收编与控制的对象。毫不奇怪,一旦统治集团权力出现动摇,必然祭出族群与宗教策略,以巩固政权,或假造危机,借此展示权力的稳定作用。
1 ~9 I; v* K. u* n! Itvb now,tvbnow,bttvb政治与宗教:宗教私人化的批判tvb now,tvbnow,bttvb h' k O# j+ m- h8 \6 t: G9 L
以上分析可知,宗教之所以成为工具,完全是因为威权国家以及种族化社会机制所造成的结果。而阿拉事件争议,基督教社会所面对的种种威胁,都可看作这个体制衍生的弊端。那基督教社会该如何看待这个体制?
; S) J8 z4 A5 Y公仔箱論壇这次暴力攻击教会事件,几乎各宗教均谴责暴力,指其悖反文明秩序。然而,此立场能否延伸为对于体制的基本立场?例如,宗教界如何看待这些问题:马来西亚2003年至2007年扣留所死亡事件共有1535件;允许无审讯的《内安法令》,以及在扣留营内的残酷的虐待;警察过度使用暴力,驱赶示威者。此前,我们已经指出,信徒可能同情饿肚子或被打的乞丐,但是却对遭警方打破头的示威者,缺乏争取起码人道的正义感。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因议题而切割原则的做法?
. p. `) x9 m0 p2 L4 a! K0 @ B9 {公仔箱論壇概括的提问就是:宗教与现存的政治秩序究竟有什么关系?宗教的持存既然需要一定政治秩序的保证,那其对体制的义务是什么?宗教在多元社会需要怎样的政治思考?
3 s6 e0 q2 Q& Z! f3 F2 {0 X' E或许,参考西方的神学不无启发。二战后,神学界都在反思德国教会与纳粹政权勾结的错误。面对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神学需要如何调整自身,以呼应体制正义的要求。另外,面对消费社会的崛起与市民的冷漠,神学如何自处?
% \: P3 V" ?8 i& t9 ros.tvboxnow.com德国神学家默茨(Johnn BaptistMetz,右图)倡“新政治神学”,呼吁以实践优位的立场,积极看待处境的要求,关注普遍的公义问题。例如,在第三世界某些亵渎人的尊严、剥削、种族主义的情况,应该“以反抗和变革的范畴表述基督教的上帝言说”,教会应该是“具有社会批判自由的信仰建制”。默茨批评在现代社会,宗教有蜕化为“私人化的危险”,即宗教完全适应了公私领域分化的现代社会,表面上信仰是尊崇个体的自由抉择,实际却是服膺生产体系的要求,丧失了宗教原初的表现。6 i# i0 S5 ~& ~. K
回教国与既存宪政的零合关系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e- Y- K: l7 u- b* G
过去回教党一再宣称终极目标是建立回教国,然而,这也遭致强烈的批判,一是指责其忽略现代及多元社会的特质,另一则是质疑其政体形式是否为一宗教专制国家。
, Z% E; I% U( @4 Y6 R' w& s公仔箱論壇回教党否定既存宪政体制的正当性,宣称人拟定的宪法不能是一国的最高法,只有《可兰经》才能享有最高原则的地位。同时在与巫统竞逐时,不惜抛出一切宗教语言,甚至抨击巫统为“异教徒”。因此,回教党面对现存体制时,往往将其视为消极的障碍物,于是回教国与现存的宪政体制就处于“零合关系”,得此失彼。
2 z. ^% J& ^ D% [& T308大选前与选后,回教党搁置了其回教国诉求,然而,该党近期面临巫统的强烈攻势,回教党宣传局出版了《巫统背叛宗教民族》手册,其中有批评纳吉的“一个马来西亚”为“迈向更世俗的马来西亚”,显然还是蕴含了现状的世俗社会是该党极欲否定的。这不能不令人怀疑回教党加入民联究竟服膺什么共同的理念。
- [" a, R; J7 t2 r, H7 T公仔箱論壇超越策略运用宪政的局限
* X2 y$ T* I, X/ q Z, g2 }% A- n# |tvb now,tvbnow,bttvb该党面对阿拉字眼事件,展现了宽容与开放的精神,不过其出发点乃是宗教的,即援引《可兰经》证实天启宗教皆可使用“阿拉”字眼。相反的,人民公正党领袖安华却是宣称“坚守宪法第11条所捍卫的宗教自由,以及宗教团体处理内部事务的权利”。如果回教党在面对宪政的课题上,不能与民联盟党达成共识,那么这种合作是相当脆弱的,仅是权力的结盟。公仔箱論壇. }& G9 D; k) a8 G
回教党应该从这次阿拉事件,重新检讨该党对既存宪政体制的消极态度。回教先知穆罕默德曾说过,“宗教绝无强迫”,既然回教国乃是一严肃的终极目标,就不可违背此原则,换言之,实践回教国的途径绝不是毫无条件的,那么能够达到做到“宗教绝无强迫”的手段,显然就与宪法所云的个人自由与民主程序,就似乎有了协调与对话的空间。这方面有待回教学者与宪政学者对话。
5 g& ~- C0 F. c& [-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分析来看,回教党对宪政的观点可以有三种:绝对地否定、策略地运用、承认有交叉共识。策略地运用态度无疑令民众与民权分子担忧。从“宗教绝无强迫”论来看,宪政所保证的自由民主,其实并不蕴含否定信仰的抉择(包括回教国),而是提出基本的程序要求,即信仰的前提应该是自由。
4 v7 D+ X1 E8 C0 a5 `6 U公仔箱論壇换言之,延伸来看,宪政所保证的多元社会不必然是回教国的消极障碍,要落实终极目标必须先积极承认现状除了具有妥协共存的意义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则性的意义,即唯有在承认差异与自由的原则下,而不放弃自己的信念,才能坚持信仰的真切性。如果能采纳此观点,或许回教党对现存体制不只争取了更多的转圜空间,对自由民主也能有更多体认与承担,由此营造的共识,更有助于解决现有多元社会的冲突。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Z4 x. r% h$ y
呼唤政治哲学反思" T6 V+ h) Y# G9 G, u
西方80年代以来,面临内部剧烈社会分化,价值差异扩大,公民凝聚趋弱,政治哲学家罗尔斯(John Rawls)提出了以下的问题意识,对我们多元社会与民主建设不无启发。$ O) e7 Y4 j9 u' |$ }) @: Y
“自由而平等的公民——他们因各种合乎理性的宗教学说、哲学学说和道德学说而产生了深刻的分化——所组成的稳定而公正的社会之长治久安如何可能?”os.tvboxnow.com k3 Y! V2 n6 X+ T/ ^1 r
“在自由、平等、然而却又因深刻的学说冲突而发生分化的公民之间,进行社会合作的公平项目是什么?如果确实有可能建立一种必不可少的政治观念,那么,该政治观念的结构和内容又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