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記者在烏魯木齊採訪遭到阻撓,連續幾天成為香港媒體的頭條,合法採訪遭到暴力對待,當然是不能夠容忍的事情,看到記者協會為記者權益出頭,深深感受到香港記者的幸運。至於新疆當局的回應,引發香港各界的反彈,特別是一些港區人大向人大委員長發公開信要求調查,這應該符合外交部發言人要求的,透過合理合法的途徑來解決問題,而跟進這個問題,也是港區人大應盡的責任。不過覺得遺憾的,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的反應比預期的要晚,作為新聞部的管理人員,應該及時給予前線員工必要的支持。
, _# a( M; B* j3 g3 r- r公仔箱論壇$ C% a2 h" [* X/ ~1 i3 a) n
不過在關注這次事件的同時,我們也嘗試轉換一個思維角度。在上個星期的一個研討會上,我提出一個這樣一個問題:為何比較其他地方,香港記者總是成為新聞的主角?看到身邊不少年輕的香港記者,他們出道效仿的榜樣,更多的是那些一「查」出名、一「打」出名或者一「罵」出名的同行,我們是否應該思考,當我們報道這些新聞的時候,是否忽略了新聞的本身?一名在場的香港同行因此拍門而去,留下一句話:「因為你從來沒有被打過!」
+ m: U9 J) [' C" ?* a \tvb now,tvbnow,bttvb
; R; X% T% C8 @ r2 Y+ X# c2 }. J9 U公仔箱論壇同行認定我在採訪中不會遭受到阻撓,因為我是在一家他定義的親中媒體工作,而接下來的邏輯就是,自然會有很多的優待。但是事實上,身為記者,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上其他國家,因為各種原因採訪遭到阻撓的情况都會遇到,可能來自公權力,可能來自民間,有體力上的暴力對待,也有心理上的折磨,只要當記者的採訪被對方認為阻礙了自己的利益的時候,這一點,就算是在很多同行眼中認定的中央電視台的記者也不能夠倖免,因為在事情發生的時候,對方只會理會你的身分記者,只有到善後的時候,不同的媒體身分才可能會帶來不同的解決結果。不過說到後果,香港記者依然要比受到管制的內地媒體幸運得多。
. m$ w/ S8 b a' W7 E. b: ztvb now,tvbnow,bttvb
% q+ t2 V' n& o- r! Z, j5 h公仔箱論壇* |3 n& `% n# Q) Q0 D# ~$ `8 k
沒有換位思考 不會帶來進步os.tvboxnow.com6 g0 j, |& K8 ~
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當記者本身成為新聞主角的時候,往往就領引讀者忽略了新聞的本身,而記者在採訪的過程中遇到各種困難,甚至可能要付出生命,這些都是這份職業本身所包含的風險,是否足以構成把這些演變成新聞,利用自己的話語權,來為媒體討回一個公道,那對其他的新聞當事人,甚至對讀者反而造成了不公?
' M& s6 L4 g% N# K y2 I4 s2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X/ R: Z0 a! m% C- J/ B+ N) F7 n5 T2 m,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同樣在這場研討會上,又一名同行提出這樣的例子,來反駁我關於西方媒體上,記者本身成為新聞的個案要少很多的說法,他舉出去年奧運的時候,CNN播出的新聞當中,有記者在天安門採訪被遮擋鏡頭。
6 b( W% @ I) I4 ~: u
) O/ B' k2 C4 H0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但是其實記者在這條新聞裏面依然不是主角,而是新聞的一部分,為的是配合說明這條新聞報道的主題,那就是在奧運期間,保安非常的嚴密。香港媒體這些天的頭條並沒有錯,因為可以讓公眾明白,記者採訪遭遇怎樣的困難,但是如果能夠反省一下,如何不要因此而忽略了更應該關心的新聞,就是烏魯木齊的局勢,那場武警驅趕人群的時候,平民的傷亡和他們所承受的後果,那是不是更加符合公眾利益?
* u( |* |% J% i, a g2 B) ~+ P
$ P: S9 ]1 q* P% j- B& \% Ytvb now,tvbnow,bttvb這是一個開放討論的問題,但是那位拍門而去的同行,因為憤怒和滿腔的正義感而拒絕了進行討論的可能。這很可惜,因為如果沒有討論和對話以及換位思考,只有各執己見的時候,不會帶來改變和進步。
3 o5 P6 W. L1 p) h; C {3 i, G3 C公仔箱論壇/ L4 _8 C9 c) V* Y0 O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