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莫為驗毒標籤 確保事半功倍

校本驗毒計畫尚未試行,辦學團體已經議論紛紛。部分針對計畫配套的意見和疑問,值得當局參考,也有待當局澄清;但大家切忌為計畫貼上太多負面標籤,平添大家心理障礙,忽略學生吸毒情況已經嚴重至急不容緩須治標治本,而校本驗毒不但可收阻嚇作用,也是及早發現吸毒學生以便「病向淺中醫」的重要治標工作。9 a; U8 ?6 E" t- H9 S8 D1 T% Z
tvb now,tvbnow,bttvb! o8 \9 D& F' `5 l' g
  副教育局局長陳維安在電台節目中,被問及有宗教人士建議官員、教師和家長「同行驗毒」,答稱若有需要自己願意接受驗毒。教育局官員接受驗毒,有如環境局局長試駕電動汽車,政策宣傳意味多過實際效用;而要政策得到家長和學生普遍支持,關鍵仍在於辦學團體和每所學校的態度,是抗拒式消極配合,還是建設性積極響應和改進。
, X+ Z& D! V6 P8 Y; e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B: j2 M4 S( ]; k1 L" y3 i3 e
  校本驗毒計畫提前一年試行,準備工夫可能比較倉卒,試行的方式未必盡如人意。例如驗尿而非驗頭髮,收集樣本比較麻煩,抽樣也太少。此外,收集方式、資料處理和跟進行動,包括輔導吸毒學生的人力物力,辦學團體提出疑問,也屬合理。政府須積極回應,擬好一套較為周全的措施,釋除疑慮,減低抗拒。os.tvboxnow.com, {# v2 c8 H! k% |0 ^6 N
, m- }/ j  S+ b, a2 P! c1 ?2 y8 z
  同一個計畫,校方以平常心處理,或者視之為白色恐怖高壓手段,一開始就潑冷水,對計畫成功順利推行,還是淪為自我實現的失敗預言,影響很大。有人提出應該以品德教育來協助學生抗拒毒品誘惑,大家同意是治本之道兼符合「預防勝於治療」的道理。不過,當學生不幸染上毒癖,大家就不能忽略治標要病向淺中醫。os.tvboxnow.com6 D" Y8 r3 M! J1 j$ K9 S

* C1 m0 F- ?3 J+ C6 Jos.tvboxnow.com  現時精神科毒品氾濫,廉宜至二十元一包也有,當中還可能滲入致命雜質,長期吸服精神科毒品可破壞腦神經和導致不舉。看今年正生書院有會考生因記憶力和精神集中能力受毒品嚴重破壞,聽課困難,在佩服他們的毅力之餘,也慨歎要是他們如果在吸毒早期就被發現,所受的身心損害就不會這麼嚴重。
5 y( t3 O* K' t6 Rtvb now,tvbnow,bttvb
" t4 j2 Y4 {, D0 r# F, s/ V$ C0 `os.tvboxnow.com  今天,不少學校仍然潛伏這類學生,推遲計畫一年,做法是「眼不見為乾淨」,其實諱疾忌醫的代價,就是耽擱早日發現他們的機會,令他們失去盡早接受治療的救助。外國不少成功人物,年輕時都有濫藥習慣,關鍵不在於他們曾經行差一步,而在於能夠及早回頭,驗毒計畫理應可以產生及早敲響警鐘的效果。公仔箱論壇2 A2 C4 ?: [, Y4 m+ q& b

% s/ M+ A& a# p4 H! l) Mtvb now,tvbnow,bttvb  學校作為青少年規定聚集的場所,由打防疫針到健康檢查,都是以學校為單位進行,以學校為單位驗毒,是為青少年好的一項措施。大埔全區中學齊做,一來破除對學校標籤的憂慮,二來即使名校也不排除有學生吸毒的個案。至於如何處理被驗出呈陽性反應的學生,以及如何輔導拒絕驗毒的學生,政府固然要做好善後配套,一些兼有提供其他社會服務的辦學團體,是否也可以多動腦筋,研究如何調動社會服務資源來做好這項計畫呢?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