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神、解疲勞,喝能量飲料比咖啡健康?喝多會上癮嗎?5大QA解答。" P, B2 \5 f; w, [' y
" m, d" v4 J: @累到虛脫、熬夜趕工,甚至是需要全神貫注打電動時,有些人靠咖啡提神,有些人則改喝能量飲料,但是,你知道你喝下的能量飲料究竟含有哪些成分嗎?又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能量飲料呢?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能量飲料內容物是什麼?根據媒體報導,能量飲料近來成為台灣飲料市場新寵,在包裝飲料市場衰退之際,2016年仍有17項能量飲料新品問世,2017年則增加到26項,而且販售通路除了超商以外,連電競、瑜伽、運動中心、夜店等通路都可以見到能量飲料的蹤跡。( @& Z/ E0 q& E f0 O# d6 [7 d
能量飲料最常見的成分包括咖啡因、牛磺酸、維生素B群和電解質,雖然看似任何人都可以喝,其實攝取量、飲用時機、飲用族群仍須謹慎挑選。 U) \: B3 h* e* \
圖/資料來源:食力foodNEXT、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79期、新竹國泰醫院、振興醫院。圖片來源:食藥好文網公仔箱論壇3 s0 w$ i7 G9 n- R1 o3 J
有些能量飲品主打「喝一口立刻精神百倍」,往往是因為咖啡因、牛磺酸含量特別高,但是食藥署建議,每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以不超過300毫克(mg)為原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i) J6 p9 e8 w& Q; z" l
雖然每個人有體質差異,對於咖啡因的反應也不盡然相同,不過,還是建議高血壓患者、孕婦、哺乳婦女、幼童應該避免喝含咖啡因的飲品!
' e+ E# {8 q* j$ q+ g4 aos.tvboxnow.com此外,咖啡因具有利尿作用,當運動後、生病時,身體需要補充大量水分,此刻不宜攝取咖啡因,以免造成身體脫水。
8 d$ D4 J! \0 m0 K, W哪一種能量飲料比較符合我的需求?常見的能量飲料依照主成分不同,可以再分成公仔箱論壇 v# h. \: O6 o0 h$ Q0 a
1.能量補給' t( ~" p7 v. n
2.營養添加
! e& c! h- V) X! r) s" V1 atvb now,tvbnow,bttvb3.運動飲料
2 T C+ @9 o1 l+ E- X& k; m" C3 W! O三類,小編貼心地幫大家做了表格,讓你秒懂該如何挑選最適合自己的能量飲料!
4 L( n7 D) D, \;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圖/表格整理自食力foodNEXT。圖片來源:食藥好文網+ n9 G- h( U& U& Q# v" Y
喝能量飲料會上癮嗎?能量飲料中常見的咖啡因成分確實具有成癮性。食藥署指出,咖啡因成癮者一旦沒有攝取咖啡因,就會出現疲倦、頭痛及打哈欠等精神欠佳的情形,幸好,只要持續數天不攝取,這些戒斷症狀仍然逐漸改善並且恢復正常。os.tvboxnow.com" |. r6 j* J! p# H
每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以不超過 300毫克(mg)為原則,但若是一天咖啡因攝取量超過500毫克(mg)時,容易出現煩燥不安、焦慮、易怒、 心悸、噁心感及尿液變多等咖啡因輕度中毒現象;若超過 10公克(g),便可能引發抽搐、昏迷、心律不整、心臟麻痺等問題,還是要小心。
6 k. a; ^5 K4 ]# x1 u0 L4 o 圖/能量飲料。取自食藥署LINE
) z* C: r4 ?! e2 Jos.tvboxnow.com能量飲料喝多會發胖?或許你只知道你喝下了咖啡因,其實,你還喝下許多隱藏的糖份!舉例來說,100毫升的Red Bull能量飲料中含有11克糖,約與等份量的蘋果汁、柳橙汁所含糖分相等。公仔箱論壇( e9 P7 X4 N8 m9 o0 V
依照國人國民飲食指標制定的糖分攝取上限,成人每日總熱量建議量為2000大卡計算,每人每日最多糖分攝取熱量應低於200大卡,約為50公克糖,所以雖然少量飲用不至於發胖,但建議一天還是不超過一瓶為準則(約200~350毫升)。
$ |# @; @, d" F# f) o1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能量飲料用來調酒、調飲料,可以嗎?能量飲料只能暫時性地提振精神,若是搭配含有酒精的飲品一起飲用,有可能會因為順口,不知不覺中喝下太多酒精,而且,能量飲的成分會改變人體對於酒精的反應,有可能影響我們的大腦。 E' ?' {& h4 W4 ~! y5 U( s0 |
天氣炎熱時,有些人還會將能量飲料搭配其他軟性飲料一起喝,很可能一次攝取過多的糖分、熱量,所以,能量飲料還是不要與其他飲品一起混搭飲用比較好。
9 ], N; l( K( _% e/ I2 _) @5 J公仔箱論壇其實,想要消除疲勞跟提神醒腦,最好的方法還是「適度休息,攝取均衡的營養!」如果都這樣做了,卻仍然感到疲倦,極有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應該馬上就醫,好好管理自己的健康!% Q; x1 o$ H# u8 ^) M0 y) V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