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蘋論:李國能的忠言、林鄭的廢話 - 古立

tvb now,tvbnow,bttvb8 ?$ B2 @+ Y0 V. H, }
. T3 s/ K2 Q5 p7 ?. N8 j& I
七月二日清晨4時露過面後,龜縮了一個星期,林鄭現身作五大宣示。一、逃犯法已「壽終正寢」,二、不設獨立調查委員會探究六月風暴本末,三、林鄭、鄭若驊、李家超都不會問責下台,亦不會改組行政會議,四、否認定性612為暴動、但不會特赦暴徒,五、願意和大學生作公開會面。她承認逃犯法令「社會矛盾、紛爭、不安、不滿,甚至憤怒」,皆因其政府「掌握社會脈搏不足……政治敏感度有偏差」,為此致歉。然而林鄭可有如她所言「學咗好多事、汲取咗教訓」?沒有。0 W9 X% X; l: p2 I# ?

' o/ {5 F0 A4 i, Q在林鄭現身的同一天,退休大法官李國能本着對香港的關愛,罕有地借《明報》向林鄭政府進言。指出政府應撤回逃犯法,以釋除公眾的疑慮,促進社會和解。林鄭如何回應?「希望大家唔好再因為用唔同字眼而有唔同理解」,更刻意講英文the bill is dead以示逃犯法「壽終正寢」,偏偏「撤回」二字就是不能宣諸其金口。到底是誰在玩文字遊戲?
) m7 `4 i6 [1 k/ O" q9 ~; D* G公仔箱論壇
7 r- u* N3 ?! H( @" [- w* _公仔箱論壇死也不肯「撤回」,她當真有「掌握社會脈搏」的「政治敏感度」?文過飾非,死口否認那是面子攸關,此又能不令人懷疑她是另有所圖?硬頸鬥氣如故,那又像是「學咗好多事、汲取咗教訓」?tvb now,tvbnow,bttvb; K- G. p; }" ]
' _+ C9 D# E+ v; A3 B3 B
死也不肯接受建設性建議
0 M, p4 n( \0 p2 g* V# M. z( w! |os.tvboxnow.com李國能同意警務處前處長李明逵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之議,指出「由法官領導的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近期的事件,這機制能更有效地探明真相。獨立調查委員會被視為一項司法程序,聆訊是公開的,公眾和傳媒能夠出席。它能傳召證人。聆訊上的證據在誓言下提出,受絕對特權保障,並受盤問驗證,亦不會在之後的程序被用作針對證人,相關各方有權委任法律代表。政府在1997年之前或之後多次引用獨立調查委員會機制,成績令人滿意。」兩者德高望重,不約而同認為獨立調查委員會有助還警隊以公道、重建其公信力。公仔箱論壇% J* e, X( Y. j, u

2 q0 c% @) O% t8 L2 t$ Hos.tvboxnow.com於此可見,獨立調查委員會非但具備公平、公開的法律權威,對處理廉政風暴般的重大衝突顯有實效。對此林鄭完全迴避,只顧自說自話:監警會委員將「主動審視」六月風暴,「釐清事實」、「還原真相」,公開報告。不肯接受明確不過的有益有建設性建議,巧言令色,林鄭是否有意探明真相,以如李國能所願促進社會和解,清楚不過。
( ?, C2 V3 L+ I8 g' Stvb now,tvbnow,bttvb! ?# _* m- S& Y4 x0 g$ H/ U) I: r* K
嚴以待年輕人 寬以待己
% Z4 x' r' u+ K* l林鄭月娥不肯問責下台,因為那不是「簡單的事」,卻沒有明言如何不簡單。當然董建華早已說過了,「留低比離開更困難」。既有御賜「志不求易、事不避難」牌匾,那又焉能輕言下堂求去?況且她猶有服務社會的「熱誠」希望大家「畀個機會及空間」,以「回應市民對經濟民生的訴求」。她拿香港人是只求溫飽的畜牲嗎?香港人要的更是個為人認受、權力來得正當、具備legitamacy的政府。這個簡單的事實亦掌握不來,她汲取了些甚麼教訓?os.tvboxnow.com; q- X/ T; }; V: f- S

" x3 [7 m5 D; }) J9 Los.tvboxnow.com學生在612後為市民造成的不便,竟日在稅務大樓向市民鞠躬道歉。林鄭政府肯給年輕人機會和空間?沒有。無論是警務處處長盧偉聰以至林鄭一再揚言,誓要追究到底。林鄭、鄭若驊、李家超可有像學生那樣鞠躬道歉?也沒有。嚴以待年輕人,寬以待己,那是甚麼貨色的謙卑?
* w3 K& ^! e* E/ S. O- vtvb now,tvbnow,bttvb% j# q6 a7 p. }' |$ J; w+ t2 j
李國能勸誡林鄭政府:「所有出任公職者,無論在行政、立法或司法機關服務,必須時刻銘記他們並非凌駕市民行使家長式管治。他們是人民公僕,應該謙卑服務,並應受到輿論監督。」「香港之母」用催淚彈、布袋彈、橡膠子彈教訓扭計小朋友,在她耳中,李國能的忠言肯定都是廢話了。
6 Q' V' w8 o# D% i. q( U: Ytvb now,tvbnow,bttvb/ W4 `7 Z' Y& E' x; l$ x- |
古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