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 h9 U/ {: B1 J: U; I) {: T- }
0 ]1 n) |0 s' w( R1 {6 a運房局於日前宣佈三隧分流改良方案,民建聯、工聯會、民主黨和公民黨的議員不是反對,就是對方案表示保留。過海隧道擠塞議題折騰香港差不多20年,花了鉅款研究又研究,還是議而不決、決而不行。這個空轉的魔咒,需要議員無比的智慧和勇氣,才可解套。
, o- @# T: T3 u& B; W" N4 a
% Z) l6 g+ h8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0年前,三隧分流曾經出現過,即西隧1997年開通後兩年,政府曾成功闖過立法會一關,調整紅隧收費,私家車收費由10元加至20元,逼私家車分流東、西兩隧,但效果短暫。東、西兩隧不合作,見機隨即加價,越加越高,紅隧又變回最便宜的隧道,令紅隧塞車越演越烈。tvb now,tvbnow,bttvb1 w& z% a' l+ s3 x- L$ s0 ]
0 E3 E8 c! C# [tvb now,tvbnow,bttvb政府在2002年請顧問進行研究,歸納社會和立法會的種種建議,舉凡12個方案,包括透過補貼或隧道券等調整三隧收費,建造第四條過海隧道等。其後,政府推出三隧聯營概念,即公私合營,調整三隧收費,但建議得不到立法會支持。直至2010年,政府又聘請顧問研究三隧分流。經過又一番擾攘,立法會同意「東減紅加」。可惜到2014年2月,政府以東隧車流差不多飽和為藉口,拒絕執行。如此玩弄民意和立法會議員,而面不紅耳不赤,實是奇觀!tvb now,tvbnow,bttvb9 v; a: P2 q$ @1 k) h( S2 ^0 J
+ d: @1 K3 p( j/ ]# }.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掌握收費的藝術
6 M9 g" c/ A e6 \: B0 v'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紅隧依然擠塞,2017年政府又請顧問研究六隧,即新界至九龍三條隧道及九龍至香港三條過海隧道。2018年10月,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宣佈三隧分流方案,潘朵拉盒子重開,反對的,依然反對。他們認為加價影響民生,也解決不了塞車,有些人重提建造第四條過海隧道。
& }$ ~: u0 b- o) `% Fos.tvboxnow.com
% i, f- g& K, ?1 J0 {: |! G0 P交通擠塞的確是供求問題,可以提高供應,建多些路以滿足需求,如中環灣仔繞道就是一例。但建路不可能無休止,再建新繞道,政府不可能通過保護海港條例,市民也不會接受。tvb now,tvbnow,bttvb" v' u) R9 ~* E$ c
* a" L6 I# O& I% p$ g g筆者當年是繞道專家委員會成員,委員會明確建議政府在繞道通車時,同時實施車流管制措施,即擠塞徵費。建第四條海隧也是增加供應,以應付需求。先不談保護海港或環境,能紓緩交通嗎?根據運輸資料年報,領牌車輛總數由1999年12月的525,374增至2018年12月的784,434,平均每天過海的車流在同期由221,757車次增至261,556,已接近三隧總容量。
6 w" t1 f. V% B: d& ?
( R! s1 j, z- K公仔箱論壇市區的車流越來越多,平均行車速度越來越慢。在市區中心多一條路而不管控車流增長,只會在局部地區有短暫的暢通,交通這匹野馬很快又把這些新增路面堵塞,不收費的話,堵塞的速度更快。事實上,中環灣仔繞道也會在兩、三年內堵塞。在建無可建的市區,管控需求是唯一可馴服這匹交通野馬的措施,倫敦、新加坡如是。收費越高,越能管控塞車,西隧是活生生的例子。而定收費水平是藝術,過高會有路無人用,過低會繼續塞。$ e$ k, e3 C! s9 ?4 R& @( p
+ n J2 P0 I5 W1 x3 b) M$ b現時建議的西、紅和東隧收費分別為50、40、40元,是管控繁忙時間擠塞至可接受程度,即不影響周邊道路和不過海的交通。再高也不必,因為道路應物盡其用。再低,擠塞會蔓延開去,堵塞周邊道路。政府的修訂,把加價後的新增收入全數拿出來,放回改善交通上,那駕駛人士等同污者自付,你造成塞車就自己支付解決塞車的費用,即自己造成污染自己清理,是公平不過的。若要不開車的繳稅人,要支付巨款清理你的蘇州糞,合理嗎?或許,駕車人士會是時候考慮跟九成市民一樣,放棄開車過海,改用公共交通工具。那不但可避過繳交隧道費,更可享受政府的公交津貼。2 w1 h( F! r$ |
5 z& X8 s6 B! Y9 q: X9 v
熊永達tvb now,tvbnow,bttvb+ \8 k1 }8 _; J8 G6 e7 T
香港運輸研究學會資深會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