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今年將設立三個社區文物館,除了展示不同地區的歷史和發展軌跡,也提供機會讓有關地區以往和現在的居民,一起為社區的記憶添磚加瓦。
1 v6 l$ Y3 ?: K7 q8 r' atvb now,tvbnow,bttvb昨天傍晚開放讓公眾參觀的芽籠士乃社區文物館,就是在文化遺產發展藍圖下設立的第一個展館。另外兩個展館是6月開幕的牛車水社區文物館,以及9月和公眾見面的歐亞裔社區文物館。
* z$ s* @+ d; k( ~; T4 `( Xtvb now,tvbnow,bttvb馬來傳統文化館策展人蘇海麗·歐斯曼(Suhaili Osman)日前在芽籠士乃社區文物館的媒體預覽活動上指出,社區文物館的特點在於展覽內容是在和該地區以往和現在的居民討論之後敲定的。展廳內也留有空間讓參觀展覽的公眾留下自己的敘述,以便將來更新展覽時供參考使用。
+ u6 O0 [: `) ~4 I, [/ U; D" Ctvb now,tvbnow,bttvb她說:“這種資料蒐集方式可以確保展示的內容是真實的生活,而不是一場文化表演。”
& m) n7 a+ V& W# s) j1 q國家文物局政策與社區助理局長陳子宇透露,除了向甘榜烏美民眾俱樂部商借馬來文物之外,展覽大部分內容由文物局和芽籠士乃地區的居民和商家共同策劃,部分展品來自居民個人收藏。
! x& k. r" f0 gtvb now,tvbnow,bttvb“我們邀請了30名芽籠士乃居民進行了三次聚焦討論,工作組也深入採訪15名在這個地區生活或者經商的人。我們希望和更多夥伴合作,展示特定社區或社群的文化遺產,並通過在鄰里開設展示廳,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它們。”公仔箱論壇4 h1 Y0 J4 f( K5 H
曾經住在羅弄恩姑阿曼(Lorong Engku Aman)甘榜的羅斯妮哈辛(Rosna Hassin)為展覽提供了上世紀60年代該地區的照片,這個甘榜當年所在地就是現在的芽籠士乃大廈。4 A# l( D- z0 x* S
她說:“我想讓下一代了解當年的生活、守望相助的社區精神,以及當時的甘榜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