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約8700座組屋當中,去年有4.29%達到該比率頂限。儘管比率不高,但意味著有三四百座組屋已達到非馬來西亞籍永久居民比率頂限。一個令人關注的趨勢是,已達到永久居民比率頂限的組屋,並非平均分佈全島各地。
3 V' |7 P4 Z" u( b本地一項研究顯示,我國約5%的組屋已達到非馬來西亞籍永久居民比率頂限,而這批組屋主要分佈我國西部、北部和東北部。: b0 G0 G) Y0 v, P8 O% ^: T5 c& G
其中,華族永久居民較集中在西部,印族永久居民則更多集居在盛港和榜鵝一帶。
G2 j& `8 s. c& F9 Q! N
* _' y- b( Z" ]$ g根據建屋發展局的條例,同座組屋的非馬來西亞籍永久居民比率不能超過8%,以協助他們融入本地社群,並鼓勵他們入籍為公民。馬來西亞籍永久居民比率則不受限制,因為他們的文化和歷史背景與新加坡人相似。公仔箱論壇% H6 r1 |2 H$ v- H8 t" l
而一旦組屋達到永久居民頂限,無論是新加坡公民或馬來西亞籍永久居民的組屋屋主,都不能將單位轉售給非馬來西亞籍永久居民。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J- _3 ?3 ~' K4 |$ u
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政策研究所社會研究室(IPS Social Lab)主管梁振雄博士領導的研究就發現,全國約8700座組屋當中,去年有4.29%達到該比率頂限,略低於2017年的5.14% 。5 @8 S8 B9 A" t& q/ C1 s4 Z5 e
儘管比率不高,但考慮到我國組屋數量多,仍意味著有三四百座組屋已達到永久居民比率頂限。
& q% h J$ j# t! p$ ~. h另一個令人關注的趨勢是,已達到永久居民比率頂限的組屋,並非平均分佈全島各地,而是較集中在某些地區。
) ]2 _8 u+ A- d7 L/ ~0 K+ [梁振雄告訴《聯合早報》,經統計後發現,華族永久居民較集中在西部,印族永久居民則更多集居在盛港和榜鵝一帶。
/ e$ i) E1 U# w7 f& l: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雖然研究仍在初期階段、有待進一步探究集居現象背後的原因,但梁振雄指出,在許多國家,新移民居住的地方往往不是國內最高檔的住宅區。
6 t6 Z" x( ?, S0 H8 @, @' N公仔箱論壇“這是很自然的現象。他們人生地不熟、資源也有限,經濟上無法依靠其他家庭成員的幫助,因此會傾向居住在比較負擔得起的地區。”
% R: Q$ G' O" Z' W* N根據建屋局數據,去年第三季,裕廊西五房式單位的轉售中位價是43萬5000元。相比之下,紅山、女皇鎮的五房式單位,轉售中位價則超過80萬元。
C4 u# o: K6 g/ y/ y+ ~公仔箱論壇對此,梁振雄說:“裕廊一帶的屋價是比較可負擔的,屋齡也較短,或許是吸引新移民在那裡購屋的因素之一。”
% u. d. b* Y( Q7 p5 L5 U公仔箱論壇他也提出,許多原籍中國的永久居民初到新加坡是以學子身份,可能就讀於新加坡國立大學或南洋理工大學,因此會先在西部租房,畢業後也自然對這一區比較熟悉。
8 b3 m2 [% T; ^" X公仔箱論壇越來越多同鄉住在同區“長遠而言,如果有越來越多同鄉居住在同區,彼此間也會建立起人際網絡,使得初來乍到者傾向選擇該區。”os.tvboxnow.com6 n) {1 D- V( \' W# E
江蘇會會長周兆呈博士受詢時透露,擁有800多名會員的江蘇會,當中許多人確實居住在西部。
4 L+ f1 }- X, M/ d" b1 |5 \tvb now,tvbnow,bttvb他指出,除了國大和南大,西部還有義安理工學院、多所國際學校,以及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等科研機構。
q4 j4 W: c6 v) [6 `7 c$ Q6 a“以金文泰為界,西部集中了許多學府,這本身就有集居的效果。身為新移民,或是剛到我國生活的人,他們首要考量的是社區便利程度,即上班上學所須耗費的時間。”
; F+ x+ n3 G, ? O4 K0 x" X+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周兆呈也認為,即使工作地點之後改變,人們在熟悉了原有的居住環境、與鄰居朋友建立情感聯繫後,出於慣性仍會選擇繼續在西部安家,尤其是考慮到我國交通便捷,去哪裡都不會太麻煩。0 x, B' x: F$ O8 N ?0 _
至於印族永久居民更多集居在盛港和榜鵝,梁振雄同樣認為這與教育需求有關,因為環球印度國際學校就位於東北部。
( j8 F& J' }* i" _.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這也延伸出國際學校的課題,如果新移民沒有為孩子報讀本地學校,是否意味著他們不打算讓孩子長期留在新加坡?我們需要仔細追踪這樣的集居趨勢,在必要時重新檢視我國永久居民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