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愈扶愈貧成常態 官富民窮最可悲

   港府庫房滿瀉,被形容為「肥到着不到襪」,與此同時香港窮人愈來愈多,長者貧窮及在職貧窮問題不斷惡化,這對常將扶貧當政績來吹噓的高官而言,不啻摑了響亮的一巴。
% ?6 [  ]/ s7 H5 _8 P" ^0 i港府昨日公布一七年香港的貧窮情況,在扶貧政策介入之前,香港整體貧窮人口達到一百三十八萬,貧窮率逾百分之二十,平均五個港人一個窮,創下九年新高;即使在計及港府恒常現金津貼後,貧窮人口仍超過一百萬,亦為歷年新高。在七百多萬人口的香港,絕對貧困人口逾百萬之眾,這是港人的悲哀,更是香港的恥辱。公仔箱論壇0 v4 M$ G* o6 ]' I3 h
整體人口貧窮率持續上升,肇因是長者貧窮人口不斷增加。其實,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在職貧窮問題,去年有關人口逾七十萬之眾,以全港三百八十萬打工仔計,六個打工仔有一個貧窮,與全港人口貧窮率相若。而計入在職家庭津貼計劃後,去年貧窮打工仔仍達四十五萬九千之多,是連續三年上升。
6 s% m# l9 o) X% z公仔箱論壇冰冷的貧窮數字,揭穿了港府扶貧政策的偽善。歷屆政府都強調重視扶貧,上屆政府更破天荒推出貧窮線,由時任政務司司長林鄭出任扶貧委員會主席。如今林鄭貴為特首,除了多次吹噓大幅增加社福開支,亦一再揚言為自己做過社署署長、了解基層疾苦而自豪,但極為諷刺的是,福利支出逐年增加,香港卻陷入愈扶愈窮的惡性循環。. ~$ `+ g: d" u" c
孰令致之?道理其實很簡單,港府扶貧都是小打小鬧,小恩小惠,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當然是治標不治本。港府扶貧措施被坊間形容為「派糖」非常形象,就是甜一點嘴巴而已,解決不了大問題。拿長者貧窮問題來說,解決之道莫過於設立全民退保制度,可惜港府堅持與民為敵,在強積金制度已證明失敗的情況下,又搞出一個不倫不類的年金計劃,最終是劣評如潮。
$ d0 h+ I+ n' ~4 j' ~/ i, c$ `公仔箱論壇比長者貧窮問題更嚴峻的是跨代貧窮問題,日前有調查顯示,基層子弟僅能維持溫飽,無力參加補習、遊學及掌握其他技藝技能,甚至羞於出席一般社交活動,因此輸在起跑線上,無論是學習成績或將來就業都無法與其他同齡人相比。都說香港上升通道斷裂,社會階層固化,年輕一輩看不到明天,其實貧窮子弟更是等而下之,「灰爆」一詞道盡了他們對未來的迷茫與絕望。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s  @) q8 C
香港就是如此畸形,一方面庫房年年水浸,一方面窮人數量不減反增;一方面高官領取世界一流的高薪厚祿,尋常一個局長的收入超過了大國領導人,一方面打工仔生活「壓力山大」,日子愈過愈苦。香港貧富懸殊冠絕發達經濟體,首先就體現在官富民窮上,高官所謂「結構性財赤」並未出現,而「結構性貧窮」早已是不爭的事實。
, F5 k3 N3 v2 I) _" V  t6 K( R1 g' Nos.tvboxnow.com管子說:「治國常富,而亂國常貧,是以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後治之。」事實上,有產者則安居樂業,無產者則鬧革命,這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真理,香港這些年亂象紛呈,無日安寧,說到底不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嗎?
我觉得呢个系世界性嘅问题,好难搞
條骨都無佐lu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