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登革熱肆虐下,食物環境衞生署改變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指數公布策略,昨起分階段發放指數。不過,五十七個監察分區中,暫只有五區有第一階段指數,沙田區兩個監測點依舊錄得正指數,其中大圍指數為百分之十一點五,為五區之冠。而本地登革熱兩大源頭的長洲及黃大仙中則暫未有數據。
1 d4 d. a: j* W, f灣仔北升幅逾8%# g2 D9 Q( F& l& [$ `
五個有第一階段誘蚊產卵器指數地區依指數高低分別為大圍(百分之十一點五)、馬鞍山(百分之十點九)、灣仔北(百分之十點九)、北角(百分之七)及柴灣西(百分之一點八)。與八月誘蚊產卵器指數相比,九月最新指數最高的大圍升了百分之一點七,灣仔北更升了超過百分之八。
, R1 a" Z& @3 k7 c* p/ @os.tvboxnow.com食環署稱,在調查期間會每周收集誘蚊產卵器一次,當第一星期監測期完成後,會收回所有誘蚊產卵器,並在相同地點放置另一批誘蚊產卵器作第二星期監測。tvb now,tvbnow,bttvb. f6 Q. A- z; M2 C+ }
收回的產卵器會即時檢視是否有白紋伊蚊幼蟲或卵以計算指數,然後再將誘蚊產卵器存放於實驗室培植一星期,讓未被發現蚊卵孵化成幼蟲,以確定是否屬白紋伊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