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膠樽不止充斥本港海洋,台灣也有!有環保團體早前於本港及台灣進行淨灘行動,收集逾5,200個廢棄膠樽,發現當中逾6成為簡體字品牌,繁體字膠樽則佔近3成。有關團體除促請飲品生產商訂定減塑目標外,亦期望本港政府,盡快落實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
* o6 B2 N1 g Z) F% S. B% H綠惜地球與台灣環團今年8月發起「短命膠運動—廢PET飲料容器品牌調查」,於港台兩地共舉行16場淨灘行動,收集逾5,200個廢棄膠樽,當中有4,441個可識別膠樽品牌,逾6成屬簡體字品牌,達2,938個。tvb now,tvbnow,bttvb# n+ g4 |- s% Z2 t5 R' w
調查顯示,本港10場行動包括於垃圾灣、大嶼山水口、南丫島、西貢、沙頭角、大埔三門仔及東涌河等,檢獲的廢棄膠樽簡體字膠樽比例達38%,繁體字則達55%;團體認為,本地飲品商責無旁貸,消費者也應避免使用即棄膠樽,選購後亦應妥善回收。
. U4 d9 G* D) X' n公仔箱論壇至於台灣方面,組織於澎湖、新北市萬里及基隆進行6次行動,其中於澎湖發現的簡體字廢棄膠樽比例最高,全島4個監測站收集2,600個可識別品牌的膠樽中,有86%均為簡體字,繁體字則佔11%。os.tvboxnow.com+ t: h) T' L5 g9 G
促兩地飲品生產商 積極減塑tvb now,tvbnow,bttvb# ~7 w( P( y7 q5 r/ u
兩地環團促請飲品生產商,訂定積極減塑目標及時間,包括推出「去膠樽化」產品、盡量採取單一物料提升回收效率及價值、規劃自主回收管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