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 (有片) 手推車太滿 擬分開運送 拾荒婦放垃圾袋落地被控 轟「食環惡過爛仔」

本帖最後由 manyiu 於 2018-7-25 01:27 PM 編輯 os.tvboxnow.com* \- l" y8 S: d

2 c. Z( h& ~4 k) p; e7 Q2018年7月25日
% {1 P7 c: t* T2 V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Q; @6 A  [* h# M

% X" Q% u3 H. s, q$ r4 ^os.tvboxnow.com
$ C6 W$ e+ W6 Z2 x* p" e# K) eos.tvboxnow.com
8 u* I& a. Y& [& B' B2 {7 [4 G7 [- [os.tvboxnow.co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F( O  S6 l% T& W$ n4 k8 [' y

  d2 x8 Q! Y* m* L  R# S9 l6 `■62歲的拾荒者蘭姐,昨如常推着手推車在北角道一帶收集紙皮。黎樹雄攝 tvb now,tvbnow,bttvb  j( H, L/ }% w% \1 q% C( C/ @

. i9 A8 S# z, r! Q2 f: Y* ]$ d1 k【本報訊】食環署執法再引發爭議。一名拾荒婦前晚搬運垃圾期間,被食環署以亂拋垃圾為由票控。當事人蘭姐昨如常在街頭收集紙皮,形容食環署人員的態度「仲惡過爛仔」。她堅稱無亂拋垃圾,「個心好唔忿氣」。食環署則指,法例並無豁免拾荒者不受檢控。
' r7 j, }( N  {" O記者:羅繼盛
, I  \" E6 F1 ]6 o& Fos.tvboxnow.com0 S7 }* G5 j# v& S3 P
拾荒者蘭姐現年62歲,昨如常推着手推車在北角道一帶收集紙皮。她憶述前晚8時半在北角道一間生果店收集紙箱後,因手推車已放滿紙皮,她便將另一袋垃圾放在行人過路處前的交通燈柱位,原計劃待處理手推車的紙皮後,再取回該袋垃圾。6 E2 F* B  u6 J+ {  ^: f/ ?8 D- e+ {

  H5 x4 L% p) n- ^; R3 _; ~tvb now,tvbnow,bttvb
4 l, u! p6 F1 e- Qtvb now,tvbnow,bttvb■蘭姐表示欲取回手推車(箭嘴示)故離開垃圾袋,食環署職員隨即上前票控。1 o* r& y: L( a9 l) J) {5 [
公仔箱論壇- l( e/ k& \& L' g
每日收入僅百多元2 E; j4 ]. [% [  x
不過,蘭姐放下垃圾袋後突有2名食環署便衣人士指她「垃圾已落地」違法,要求出示身份證。她當時解釋該袋垃圾只是暫時放置,稍後會清理,但食環署人員未有理會,又指若不出示身份證便報警。她形容食環署人員態度「仲惡過爛仔」,又伸手攔着不讓她離開。
+ U: g# r) K) |& e8 t$ N$ W3 Bos.tvboxnow.com2 [( ~& P+ N4 Y& o
蘭姐稱當時沒有害怕,「我都唔係拋垃圾,我驚乜嘢。但係個心好唔忿氣。垃圾桶側邊有一大堆垃圾,佢都唔去搞。我呢一袋企企理理,佢又走去理」。食環署見她拒交身份證便即報警,到場警員亦勸她登記資料,之後再在法庭不認罪,她惟有就範。3 }1 A  h. k6 m3 S0 `& X
# t( o, X6 }# j. p
事件曝光後不少人替蘭姐感不值。她對是否交罰款仍「心大心細」,即使有人願援手也擔心麻煩別人,她家人則籲她交罰款,「食少啲都畀佢,唔夠政府大嘛」。tvb now,tvbnow,bttvb! ^2 q$ E$ h7 M! D% j# U

  B( F9 l" g& T) z* h公仔箱論壇蘭姐08年來港,與港人丈夫和子女團聚。4名子女各自組織家庭,甚少來往,「佢哋自己有個家,又要開工。我自己照顧自己」。丈夫則在順德幫蘭姐照顧年長母親。1,500元罰款對她而言不是小數目,而且「畀得好冤枉」。她每天下午3、4時開執紙皮,至凌晨12、1時左右。每天只有百多元收入,但在北角租住床位,月租也達3,000元,間中更要看中醫,又要到骨科覆診,「剛剛夠錢使,每個月清,儲唔到錢」。
5 ~$ J( x/ R7 Z/ k: b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5 j+ @" x+ G# D. ~7 }# C
協助蘭姐的「拾平台」成員趙日輝表示,蘭姐當時並非拋垃圾,而是需要空間和時間處理垃圾,質疑食環署未了解其處境。他續指環保署肯定拾荒者角色,但食環署則視為亂拋垃圾,未有理會拾荒正是減廢分類。他期望食環署酌情撤銷告票,同時建議當局制訂拾荒者友善政策,在不阻礙街道和行人情況讓拾荒者在特定時間處理垃圾。
& B. s$ Y) f+ z+ bos.tvboxnow.com3 }) i' s4 ~7 r6 V0 }
食環署回覆查詢時指,任何人在公眾地方棄置垃圾均屬違法,法律面前應一視同仁,現時法例並無豁免拾荒者或長者不受檢控,有關人員會按實際情況及證據是否充份執法。

票控拾荒 食署又蝦阿婆

執垃圾變揼垃圾!六十三歲拾荒婦前晚在北角執垃圾、並分段搬運時,竟遭食物環境衞生署人員指「垃圾落咗地就要告你」,以拾荒婦違反《公眾環境及防止妨擾條例》在公共地方棄置垃圾為由,要罰款一千五百元。蘭姐斥不公平時,食環署人員再報警求援,最終在兩名食環署人員、兩名警員執法下,蘭姐硬食一張告票,她氣憤難平,警員卻着她:「到時上庭同個官講」。事件引發各方關注食署執法偏頗、刻薄,獨居於北角劏房的蘭姐接受本報訪問仍一臉哀戚,反問「唔通真係我呢啲阿婆好蝦啲咩?」食環署發言人卻稱,法例並無豁免拾荒者或長者不受檢控。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南亞就唔敢上.....阿婆,啱晒就手 meet quota.
南亞就唔敢上.....阿婆,啱晒就手 meet quota.5 v4 e+ `4 q) ^$ ~  G4 ^+ n7 b
luigi888 發表於 2018-7-25 12:06 P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M! h8 |- @! M
2 \8 {3 [7 S1 D7 n" e3 r4 H9 b
係囉 ! 先拉南亞....!
Not the first time and not the last!
拾荒變拾慌 蘭姐退休申綜援# X0 L9 i5 N  k6 A. d

" v+ J5 M- _& I& k+ h公仔箱論壇2018年08月16日
! P: t1 k9 m" U0 o9 o' n$ x9 \
7 ~$ U' N9 a+ g2 Tos.tvboxnow.com食物環境衞生署撤銷早前對拾荒婦陳恭蘭(蘭姐)的票控,在北角拾荒十多年的蘭姐昨日現身,對署方的決定直言高興,亦放下心頭大石。但她指經過今次事件後已經怕怕,早前更因此「激到入醫院」,故以後不敢再拾荒,現正申領綜援,以後會以綜援維生。協助蘭姐的團體「拾平台」促請政府為拾荒者制訂友善政策。食環署發言人表示,與當事人會面聽取理據及陳述後,又諮詢了法律意見,決定撤銷對蘭姐的定額罰款通知書,該署肯定街頭回收工作有助環保,但希望上述事宜與環境衞生有合理平衡,不會對鄰近居民造成影響。os.tvboxnow.com* D0 f2 b8 _& j7 i* m. M
7 Q; j; j7 ?, b3 g! Y# H, R
公仔箱論壇( J( h# v7 \9 J7 l2 [7 E
蘭姐因擔心再被票控,已計劃以後不再拾荒,現正等候申領綜援。(羅錦鴻攝)
; M- m" ~% ~4 y' m1 U3 _, Sos.tvboxnow.com9 r, Y8 w8 |) D
上月底蘭姐在北角街頭拾荒時,因處理紙皮及發泡膠箱,遭食環署人員指她將垃圾放在地上,便被票控違例拋垃圾。昨日蘭姐在「拾平台」成員陪同下現身,憶述事件時,她仍心有餘悸,多次指事件對她打擊很大,一直「食、坐唔安樂」,上星期更因發燒入院七天。
/ R5 Y. E, G9 b' Z" s3 X" s1 w3 X" u( K# I& G3 l4 O4 U
居住板間房月租逾三千元

% n" L) r  X( u' R, j六十三歲的蘭姐透露,本來計劃一直拾荒維生,直至自己力不能及為止,今次之後,卻恐拾荒被票控,已計劃申領綜援維生。她透露,自己居住板間房,租金已每月三千多元,過去拾荒每月都有幾千元收入,但不穩定,對於以後生活的改變,她說:「希望綜援夠食,我冇乜要求!」
5 C) O8 w% r1 q' I% G6 ~) E# L$ ~tvb now,tvbnow,bttvb: {6 Y2 A4 U! v3 b0 L
) D* B* _  V! n  V& E
蘭姐在北角拾荒十多年,早前處理垃圾時卻接獲食環署人員的票控。$ C/ g6 Y# K% \
tvb now,tvbnow,bttvb/ M% a6 Z" E- u6 ]0 p! k- }
團體轟部門對拾荒乏認識
: h: G( C6 u4 K* J「拾平台」成員趙日輝早前陪同蘭姐與食環署人員會面近兩小時,他引述人員在會面期間曾向蘭姐表示,「今次撤控,下次都要小心啦」,估計蘭姐因而決定不再拾荒。趙又指,食環署人員對拾荒者的工作不清晰,只視他們「執垃圾」,食環署應加強人員對拾荒者的認識。
6 v+ l2 F7 Y$ m: k/ M
( j' p" P4 t7 z( `3 [公仔箱論壇另外,團體早前發起聲援蘭姐的聯署行動,共收到一千五百九十五個簽名。有關人士重申,拾荒者對環保有一定貢獻,食環署及環境保護署應視他們為環保回收業一分子,牽頭改變公眾對拾荒者的看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