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 台灣“教育部”上月底決定不聘任管中閔為台大校長,要求台大重選,引爆台灣政界、學界和社交媒體的激烈聲討和藍綠對抗,影響深遠。 ( y" S6 i& w- A( Z
; p/ r9 Z& @) z- H+ r( `8 t5 g公仔箱論壇 從中評智庫剛剛完成的大數據輿情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台灣社會對“拔管”事情的輿情特徵,藍綠對抗強烈:蔡政府比較被動,社會普遍質疑,受傷不輕;藍營希望以此凝聚士氣,并轉化為現實的政治能量,但效果有限,尤其在綠營見招拆招的應對之下,模糊了事件的焦點,社會壓力的消逐在所難免。
5 C) K3 d+ a3 Q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4 [& Q$ J+ d! {# Q. G
值得引起關注的是,在台灣社交媒體中藍綠主頁之外的中立和其他政治力量的評論。我們的數據顯示,大多數人對蔡政府表示憤怒,認爲“拔管”行動極爲粗暴和拙劣,雖然也有少量輿論認爲管中閔和台大遴選委員會存在嚴重問題。 , b1 `/ v! A$ M: Z+ W+ h
# Q3 L- F; X% A4 J
也就是說,雖然藍綠陣營都在努力爭奪青年人的認同和支持,但從輿情與觀點特徵來看,台灣青年學生網民對民進黨囂張“拔管”感到厭惡,對校園內的“綠色職業學生”深感鄙視,對綠營鼓吹的“台灣價值”冷嘲熱諷,但這些中立青年網民也未必同情管中閔,未必認同泛藍陣營的訴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