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電/星島日報今天社論說,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推出十八個增闢土地的方案,展開為期五個月的公眾諮詢,希望透過社會“大辯論”,來釐訂未來本港增加土地供應的路向。雖然社會因為高樓價而有共識須增闢土地,但如何落實則涉及多方不同利益訴求,最後恐怕落得眾說紛紜,議而難決,需要政府展示魄力果斷抉擇,加快步伐解決問題,來滿足未來本港居住、生活和經濟發展的需要。
' H3 s- u( W( o- M+ jos.tvboxnow.com
! v5 [% x1 G" { 小組把十八項建議大致分成三組,即預計未來十年內可達成供應的四個短中期選項、預計需時十年至三十年的六個中長期選項,以及八項概念建議。小組形容現成本港居住特色是“貴、細、擠”,樓價和租金指數齊創新高,輪候公屋要四點七年,還有醫院學校等社區設施、基建和經濟用地都吃緊。最逼切的做法,自然是在四個短中期選項中打主意。
^3 R4 k& o2 C2 @& o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m' Y: N: t( c* F7 U
啟動短中措施 不容再拖 公仔箱論壇. F8 F" L- i* N% ^9 s/ X3 I( G
tvb now,tvbnow,bttvb1 v# [) T( y1 e0 |
不過,這並非等於大家不必作中長期打算,小組預計未來八年本港短缺土地八百多公頃,而八年後至二〇四六年,將短缺約一千二百公頃土地,由於填海等中長期選項由動工至落實需要很長時間,做好部署和展開工作的時間,其實同樣緊逼,不容再拖。
( L9 n( {# U g) s3 E% T+ R( {+ W6 L+ H" T8 F, Z; G$ S
至於最快見效的短中期選項,其中私人遊樂場用地,以及康樂及文化署管理的九十五個各佔地逾三公頃的公園、泳池、體育館和度假營等土地,當前最熱議的是粉嶺高爾夫球場,既要評估其可以騰出土地的面積和效益,亦要考慮其保育和經濟社會價值,以及本港主辦國際賽事的需要,不宜扭曲為貧富階層的兩極化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