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由2009年開始正視樓市升勢,歷經三任特首,招數愈來愈辣,但10年來暫時未見成效,期內中原樓價指數由57點猛漲逾200%,至現時177點。反觀內地現屆政府,自從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6年底提出「房住不炒」,連環使出非常手段,成功把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樓價硬生生壓下去。不少人據此認為,中港兩地政府的管治能力高下立判,然而內地當局所使用的「打茅波」招數,港府實在不太可能仿效,始終還是要從供需基本面着手,就像慢煮牛肉,只能慢慢加溫,市民焦急也沒辦法。
0 {$ \& z1 q/ p0 m$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內地辣招 手法極端0 F+ N' S) _( E7 q+ \, e, _4 m
為了打壓樓價,內地當局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有些手法甚至頗為搞笑。例如其中一招是「眼不見為乾淨」,國家統計局自去年開始停止每月公布全國樓價指數,同時亦不准民間研發機構發布同類指數。打個比喻,這就像港府差餉物業估價署自己停止公布樓價指數,又不准中原和美聯發布其統計,令市場人士缺乏權威數據去了解樓價變幅,便自然不會出現「樓價大升」新聞。這招雖然滑稽,但在短期而言,對於冷卻市場炒賣情緒不無效果。
8 `7 C; r. }0 x% o, cos.tvboxnow.com然而,內地政府所能禁制的只限於當地機構,來自英國的路透社就別出心裁,自行根據內地70個大中城市的一手樓銷售資料,代替國統局計算全國樓價指數。結果發現,3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一手樓價格指數按年上漲4.9%,連升30個月,但漲幅較2月份放緩0.3個百分點。儘管全國樓價繼續向上,但最受關注的深圳、北京和上海三大熱點城市,在3月份均錄得樓價按年跌幅,分別較去年同期下降2.3%、0.6%和0.3%。作為比較,香港中原指數由去年3月148點,升至今年3月177點,短短一年間飆升19.6%;即使計及期內港元兌人民幣貶值約5%,兩地樓價走勢依然差天共地。雖說本港與內地樓市基本面不盡相同,但回顧去年這個時候,深京滬三大城市的「全民搶樓」熾熱情況絲毫不遜於香港,卻可在一年間冷卻下來,反映「房住不炒」連串招數確實奏效。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M% T9 Z6 C n" o3 H4 X6 J! }# d+ g
事實上,內地當局的招數很難不奏效。例如除了加強「限購令」,讓居民要「搖號」(即抽籤,而中籤率低於10%)才有資格買樓之外,還向地產商新盤實施嚴格「限價令」,講明開售價格不得高於同區樓盤去年售價,否則不批預售證。在此情況下,所有獲批開售的新盤,售價便一定低過去年;而地產商為了資金回籠,加上不敢違背政府心意,即使賺少點,甚至蝕錢也乖乖接受。這已相當於計劃經濟時代的「價格指導」,試問樓價指數怎麼不會只得一個方向。如此非常招數,港府應該做不出,否則難免成為毀棄本港自由經濟根基的「罪人」。公仔箱論壇% D/ W( F$ r3 ?3 @ \4 X' T
當然,內地政府心知肚明,上述純屬「治標」手段,僅能暫時遏抑升勢。中央也同時推進「治本」措施,包括在一線城市增加土地供應、鼓勵長租公寓、收緊落戶政策,同時又把人口和購買力分流至二線及以下城市(所以其餘城市今年樓價續升)。講到底,短期治標招數有助於「買時間」,讓長遠治本措施有空間慢慢見效,兩者並行不悖。畢竟資產價格向來是關乎預期心理的遊戲,政府若發出「就算打茅波也不准樓價上漲」之強硬訊號,便有助主宰市場預期,從而掌握長遠價格走勢。6 y1 g# `* @6 ~2 q
不打茅波 穩步覓地os.tvboxnow.com+ B, F: {' B L, n& R! T
相比之下,不亂打「茅波」的特區政府,在主導市場預期方面其實不合格。猶記得2009年有女醫生phone-in電台節目抱怨買不起樓,時任特首曾蔭權已開始正視樓價升勢,隨後復建居屋及尋求增加土地供應;之後又有梁振英的「全民搵地」及印花稅辣招,再到現任特首林鄭月娥的綠置居恒常化及首置上車盤等措施,卻始終未能像習大大般,讓市民及投資者相信政府有能力遏抑樓價。
) T0 r7 r& X/ N$ z( r9 Pos.tvboxnow.com不過,港府雖然在短期招數上失分,長期覓地建屋措施卻在穩步推進,包括將於本月底公布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18項建議。只要朝着正確方向真積力久,再加上港元啟動加息趨勢,終有一日會見效。在此之前,市民們惟有扮演「佛系上車客」:不看樓價指數,不關注「破頂」新聞,不信專家預測,不理林鄭和陳茂波說什麼;如果緣分到了,自然會上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