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地,就唔犯法。」大角嘴十字天橋橋底,車水馬龍的馬路邊,張木根(根叔)躺在他那三呎乘六呎的「流浪別墅」上,擺低支酒,開着收音機,攤下吹風、賞夜景。根叔做了5年無家者,一直住在天橋底的小木屋裏。地政署不時發告票告他阻街,要他在12小時內搬走。但原來按法例,放在四個轆、手推車上的東西就不在此限。於是他發揮幾十年裝修師傅的小宇宙,揼了「流浪別墅」,將床鋪被褥,身家財產都塞進去。你要趕嗎?我連人帶車一齊走,過起半游牧民族的生活。
/ i* R2 c8 V* x, F. ~7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q4 E4 f" s# f5 |公仔箱論壇過去5年,香港無家者人數上升三成達2,000人;女性無家者的人數同樣倍增,她們多跑到24時快餐店「借宿」,5年間人數都上升6倍達384人。日日有工返的根叔也是其中之一,點解?tvb now,tvbnow,bttvb$ j( f% S9 g* Q2 Y8 o4 Z7 q$ M
根叔每朝五點多起來,做運送凍肉的工作。東至佐敦道,西至深水埗,南至奧海城,腳程來回一個半至兩小時的地方,他急急送到,做到12點回家休息,月薪6,000至7,000元。4 `) x9 x! H/ N4 Y; p
「5年前我都係住劏房。」六、七十呎劏房,未計用唔用都要畀的50元水費同170元電費,月租3,200元,今日同區起碼要4,000元。佢苦口婆心,「你租貴啲都算,但你搞好啲衞生吖,呢個價,由深水埗到大角嘴,都係木蚤竇。一瞓低,啲木蚤好似坦克車咁圍你,隻手一陣就腫晒。根本瞓唔到,第二日點返工。住了3個月,唔得,逼住露宿。」男人老狗無乜要求,「我有條魚絲,肚餓去釣魚就得了。自由自在。」
6 k) O) Q* \/ u Z% U: x( ?: qtvb now,tvbnow,bttvb屢被偷竊 揼有轆木屋鎖住家當tvb now,tvbnow,bttvb, A2 D# x0 e& S0 c
初時他在大角嘴十字天橋橋底,搭個「蒙古包」就瞓,但返工時經常失竊,珍藏古玩被偷都算,連砂煲罌罉都被偷,於是他惟有揼間木屋,鎖住家當。不過多咗人露宿,就更多失竊,結果人人都揼間屋自保。幾年前,無家者不在家,政府二話不說就找夾車把東西夾走丟掉,太粗暴,結果政府賠錢。現在地政署會先來影相,貼告示,給他們12小時內把東西清走,「我哋都有財物㗎嘛!都有值錢嘢㗎嘛!」有乜呀?「身份證、Passport!冇咗張被都死啦!仲有錢,仲有阿爺留俾我的吊墜!唔見咗,點對得住祖先啊。」他珍而重之在衣裏抽出吊墜,又「嗱嗱臨」塞返入心口,笑剩兩隻大門牙。
% w+ ~* p/ h5 `/ k有次地政署人員到他家拍照發告票,但看到他放着裝修工具的手推車,卻沒拍照,說:「車仔有轆,離地,唔犯法。」咦?眾人叮一聲,可圈可點,成就咗今日的「流浪別墅」。訪問當日拍攝的,已經是「流浪別墅」2號,3呎乘6呎的空間,比之前4呎乘6呎細,但強化了四個車轆,出入更方便。空間用防水木板嚴密包實。有個小窗,車頂四面透氣,冬暖夏涼,「冬天起碼比外面暖兩度,舊年棉胎都沒開過。夏天我咪推架車去東北位,打開晒門吹風。」係喎,座向地段都任揀喎。
& u5 Z$ l) Q! U. `& _, ]「唔好失驚無神趕我走」
5 S8 E( e0 w+ A平時佢會回大角嘴橋底在木屋裏雙腳着地生活。如果要洗地或地政署清場,他把家當丟進屋裏,連人帶屋一齊避風頭。「看哪裏方便我就去哪囉,後巷、隔籬街都可以。我最喜歡隔籬球場的小街,風涼水冷,比大街安靜好多。夜晚有好多燈,又可以睇人踢波。」不過公園11點就關門,路也較窄自覺阻街,他又回橋底或者後巷,靜靜過。
# R: k5 c2 G/ `# s4 b. C. J6 @公仔箱論壇早前他應社會服務組織「新福關懷貧窮學校」邀請,在《民間扶貧高峯會》介紹及展出他的「流浪別墅」,希望有機會做多幾部車,給無家長者居住「有返個安全感」;希望讓政府恩恤無家者們上樓;希望可以撥個空地,讓無家者及「流浪別墅」暫住。好似好大想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