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潭水塘文物徑是不少港人郊遊遠足的熱門之地,但大家對今年落成一百周年的大潭篤水塘所知多少呢?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學系研究團隊自一二年起翻尋水塘昔日的建造歷史,並嘗試尋找被淹沒在水下的村落,以及當年的施工地點,重現當年工程的珍貴面貌,研究人員料年內整理資料後發表論文。 J' ^' N! F2 e" ]" g9 E
大潭篤水塘是大潭供水計畫中,最後建成及容量最大的儲水庫,儲水量達十四億一千九百萬加侖,是當時薄扶林水塘、黃泥涌水塘等的二點五倍,一九一八年二月二日落成紀念碑揭幕時,主水壩更被傳媒形容為「亞洲第一壩」。帶領研究的港大教授潘新華表示,開展考察純屬無心插柳,「最初一二年在土地灣考察花崗岩地質,偶然發現數口當年工程遺留下來的井和沉箱,然後又找到一些遺址,聯繫到水塘將落成一百周年,所以開展考察研究。」公仔箱論壇! M' q6 K8 f# d5 |$ ?7 E! K+ J" U
潘新華指,按原來設計,大潭篤水塘主水壩擬建於大潭港海面,即如今大潭童軍中心對出,但兩次選址勘察地基結果都不理想,所以改為現址,但當時為了勘察地基而挖掘的井卻遺留下來,「我們共找到六個,水務署都有這些井的紀錄,我們曾潛進其中一個里面,當時還發現有魚、蟹棲息在內。」os.tvboxnow.com* _/ f& ^# t9 S+ I
研究團隊也特意潛水搜尋被水塘淹沒的大潭篤村,是本港首次有人進行正式考察。潘新華指,大潭篤村民後被安遷往柴灣、筲箕灣,留下紀錄不多,三年前他們獲當局批准進行水下考察,拍攝到栽於村落外圍的榕樹樹幹,以及約一點五米高的石牆段等。「這是整個研究考察過程最困難的一環,因為水下能見度較低,我們也經驗不足,找不到村落的正確位置。」他希望有機會進行第二次潛水考察。
$ d5 j7 F1 U# t# ]os.tvboxnow.com另外,他們亦在水塘集水區,即昔日建築工人宿舍附近,找到一個魚雷形狀的梳打汽水樽,以及一些裝鴉片煙膏的陶罐;前者在本港博物館中並無同類藏品紀錄,頗為珍貴,「這些都反映當年建築工人公餘消遣習慣,而梳打水在當年只有小部分人士負擔得起,可能是當年英籍工程師們遺下,顯示那時人們生活的差異有多大。」他建議可將大潭篤水塘相關幾個工程遺址,包括井、大潭篤村和施工辦公室等加入文物徑,讓公眾了解大潭篤水塘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