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輔助隊今年於渣打馬拉松被指急救過程出現問題,有自稱隊員發公開信批評隊內問題叢生。本報跟進發現,醫療輔助隊裝備嚴重不足及落後,不少隊員仍是配備口探式探熱針、手泵血壓計、棉花球等,全非其他醫療組織常規設備,其中巡邏隊員及單車隊員更沒有配備對講機,大型活動當值時無法取得即時資訊,恐延誤傷者支援。另外,醫療輔助隊十三輛救護車中僅有兩台病人監察顯示儀,並疑有藍燈不能開,連車也「撻唔着」。tvb now,tvbnow,bttvb6 o- a* R4 d% J" Z( U
醫療輔助隊隊員現時主要由志願隊員組成,出席大型活動時由總部發配裝備,本報發現,隊員配備的急救藥箱或輕便藥袋,仍是使用口探式探熱針及手泵血壓計,並沒有配備耳探或額頭式的探熱器,另外現時其他醫療機構使用的不含木綿紗布,醫療輔助隊則沿用多年前已被摒棄的棉花球。本報曾向醫療輔助隊查詢,隊方解釋,由於隊員可能在不同工作環境工作,因此仍保留該些設備讓隊員熟習運用。
* U, g) e2 [8 c! l# _' ctvb now,tvbnow,bttvb急救站設備方面,以今年渣打馬拉松為例,如「十公里賽起點——東區走廊」的急救站H1,連同H4、H6等共十個急救站,站內只有松節油、對講機、尼龍牀、輪椅、反光背心、電子血壓計、冰袋、醫用手套等。同樣提供醫療輔助的聖約翰救傷隊,急救站會配有口咽導氣喉、膠囊活瓣面罩復甦器、長背板、氧氣瓶及供氣面罩、AED等,醫療輔助隊則並非所有急救站可提供相關設備。
' r7 a+ k, b. z. C! q9 H;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渣打馬拉松當天,醫療輔助隊約八百多人當值,惟對講機僅約二百三十部。隊方向本報證實,只有現場指揮、急救站主管、救護車主管及電單車司機可配備對講機,即出現事故時,急救單車及巡邏隊員無法取得即時資訊,延誤搶救傷者的黃金時間;聖約翰救傷隊則所有隊員可與急救站之間以無線電聯繫。: o* q+ \0 x7 S
醫療輔助隊擁十三輛救護車,惟僅有兩輛設有病人監察顯示儀,其中車牌 AM5312救護車,車上大部分儀器更已經損壞,不能用作大型活動值勤,且燈罩懷疑脫落,需以尼龍繩穩定,有隊員表示,由於大型活動需要駐場救護車,無車可用時其救護車亦需被調用,「車輛壞了兩組電池,藍燈(警號)不能開,車籠燈不能開」又指「車長說連撻車也有問題」。有隊員批評,當病人需要緊急送院,救護車卻無法提供送院前護理,形容「只是搬運式救護車,病人與坐的士沒有分別,只是不用預約及付錢」。
: v7 U% K6 T a1 P0 k- ~公仔箱論壇醫療輔助隊回應本報承認,僅有兩輛救護車設置病人監察顯示儀,但強調其餘救護車上仍有足夠工具,例如血壓計、血氧計、溫度計等,認為同樣有效監察病人狀況。tvb now,tvbnow,bttvb- N" o# c/ J7 [3 Q$ B
消防處救護員會前總幹事屈奇安指,現時救護員早已不使用棉花球,亦因應沙士疫潮,擔心口探式探熱針容易傳染細菌,早於二〇〇三年後已採用耳探及額頭式探熱。屈認為,醫療輔助隊是輔助醫療模式,性質與急救員不同,「醫療輔助隊人員是義務性質,訓練時間及要求都不同,臨牀經驗亦不會跟我們一樣多。」+ F7 M0 q6 w! f/ L+ Y, C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批評,醫療輔助隊、消防局、聖約翰救傷隊等多年來並沒評估互相之間分工,醫療輔助隊應審查其角色與定位。彭續指,隊伍設備不足可影響病人生命安危,「隊伍不是沒有人手,但設備上應加強,否則是浪費願意提供服務的志願隊員心血」。
k+ p, E) V2 H, p- E% o,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