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學校本周迎來聖誕假期,教育局日前在網上專欄「局中人語」撰文,罕有地提醒學校避免在假期進行機械式抄寫課業、單一模式的紙筆家課,更建議學校讓學生閱讀聖誕書籍、製作電子簡報等作「有趣和有意義的家課」,引起他們的學習動機。然而,有小學校長友好質疑當局只是自說自話,未回應家長團體訴求之餘,學校也感到「離地」印象。
, w% h) e5 z6 Nos.tvboxnow.com今次教育局以「有趣和有意義的家課,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為題撰文,罕有地就長假期功課有所呼籲,稱開放式、富趣味的家課,相比機械式的抄寫課業,或只倚重單一模式的紙筆家課,更讓學生覺得有趣;又提出兩個聖誕功課例子,建議學生閱讀聖誕節相關書籍,再以電子簡報、短片、自創歌曲等形式,取代傳統的閱讀報告;另一例子是製作應節小食,探究起源,並與左鄰右里分享。
' K; o N" h$ z- F6 q- G. u2 kos.tvboxnow.com有校長友好坦言,今次是繼一五年發出「不操不忙,有效學習」家課與測驗指引,年初嚮應「反對過度操練和善用評估回饋學與教」倡議,再度就學校功課量出招,然而網上專欄只是善意呼籲,實際作用有限,「小學今周只舉辦聖誕聯歡或課餘活動,教師早於上周已派發假期功課,教育局於臨近放假始作呼籲,為時已晚。」友好分析,當局未有通函要求學校跟進,始終家長始是當局的目標讀者,「然而操作上無配套,令這些建議形同具文,達不到團體倡議的『長假無功課』。」
% T* P) g5 x- B5 `友好指,教育局建議的開放式家課,近年確有部分學校採納,原意是讓學生暫且放下課業壓力,歡度佳節,但要考慮家長能否配合,「為口奔馳的雙職家長,在長假期能否陪同子女進行探究活動已是問題,紙筆功課作為學生自習更見需要,但就算家長有所參與,這些活動會否淪為家長包辦,失去學生為本的原意?」友好稱,個別學校把測考安排在聖誕假期後進行,近日網上流傳「假期溫習心得」,「這樣安排是避免上學期課程太緊湊,卻要學生過節仍要溫習,是否適得其反?」
' p z- O3 v0 b4 ~「不操不忙」相信是不少學生的聖誕願望,但要推動開放式假期課業,不僅學校須有制度配合與思維改變,當局應在學習效能、實際操作等,釋除教師與家長的疑慮,否則學生收到的聖誕禮物,只是做不完的假期功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