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8旬老翁罹患第一期肺癌,因高齡且呼吸功能不佳,無法開刀,經醫師評估採用呼吸調控搭配全身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後,腫瘤已消失,且追蹤1年多,迄今沒發生明顯副作用。
4 k8 o g: Z/ J, _4 r; O5 s公仔箱論壇
% C/ M$ n7 u9 G" F# C大林慈濟醫院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病患劉姓老翁於去年3月就診,發現罹患第一期肺癌,原本還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疾病以及結腸癌,評估因年紀、呼吸功能因素而無法開刀,於是選擇呼吸調控搭配全身立體定位放射治療。
^7 t: T0 S1 u. N2 o( }+ Y3 }
6 j5 ^7 q1 b# }2 s3 V0 S& G ~# l公仔箱論壇大林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陳良政今天受訪指出,因增加呼吸調控,可以追蹤病人呼吸頻率做治療,大幅增加治療位置準確性,加上是高劑量,因此,只需要8次放療,與傳統放射治療方式高達39次相比,大大減少病患痛苦。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J8 ?+ J; o# L
os.tvboxnow.com4 L8 Y; F7 D' P- ]) Y
陳良政表示,劉姓老翁治療過程,完全沒有產生不舒服副作用,治療後,腫瘤消失,成效良好,已追蹤1年多,沒有明顯副作用。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a8 D. b! h7 p6 M* B# R
tvb now,tvbnow,bttvb: O S& }0 {# B2 U: t- z
陳良政說:「以往傳統放射治療需要加大放射線照射範圍,避免要照射的腫瘤因呼吸跑出照射範圍外,現在搭配呼吸調控,可以追蹤病人呼吸做治療,大幅增加治療位置準確性。」( K1 ]9 s7 j- u; a5 G3 y
# @" G) N) a8 R7 Q0 L; M大林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林宏益表示,呼吸調控技術搭配全身立體定位放射治療,主要可造福肺癌、乳癌以及肝癌等。針對第一期不可開刀肺癌,使用全身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技術,3年腫瘤控制率可高達97.6%。
W7 e4 A- u, c% a2 c2 a7 ~/ V# Sos.tvboxnow.com3 t! \& F9 c- c: c0 J6 x8 J
林宏益指出,若是肺癌及肝癌病患因腫瘤位置或是身體虛弱不能開刀,病人都可以會診放射腫瘤科醫師,評估放射治療可行性,多一種治療選擇。
5 M2 q+ v3 f! T9 X$ l& \4 K) wtvb now,tvbnow,bttvb
/ _/ @, J' u1 e4 b, D台灣新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