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電/儘管“前瞻基礎建設計劃”已在“立法院”完成初審,但不代表就該付諸實施,前“行政院長”江宜樺、毛治國及“交通部”前部長葉匡時等日前提出不少質疑。江宜樺表示,前瞻計劃要規畫未來30年的發展,但很多專業之士分析內容、計劃方式等都沒有前瞻性,讓社會有很多質疑,可是政府沒有好好討論,感覺只想在520前過關,讓大家非常擔憂。
- J' w' c2 g5 R. {' j4 f+ e5 K0 u" y- d6 f1 B W2 \
毛治國則認為,在軌道建設的部分,台鐵立體化才是解決台灣當前都市交通問題關鍵,輕軌與台鐵共軌反而無法發揮功能,前瞻計劃中線性的軌道運輸,只是沿線居民有的高級牛排,而面性的公車補貼,則是大家都能吃的營養午餐。葉匡時則指出,好奇要把砍掉一半的退休金用去哪?但至今沒有人回答,這個計劃究竟“交通部”用了多少時間討論? 5 m" m/ E) X- I3 A: Z* Y+ h
/ {0 e* q7 o) r5 Q3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中央網路報今天社評說,對於前院長、前部長的指教,現任“交通部”政次王國材回應指出:毛治國前院長、葉匡時前部長共擔任近7年“交通部長”,有充分時間發揮所長,但卸任後,宜放手讓接替的賀陳旦部長主導交通建設與負責成敗,並呼籲前任部長們“放手吧!”然而大眾不免要好奇地問,為何前任院長與部長不願放手?是黨派之爭?還是為了台灣的未來!
, T5 p+ I. U; |0 \# N
3 ~4 C" y9 J' g7 \4 w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為了說服外界前瞻建設計劃不是急就章,“交通部”日前更搬出38份前瞻軌道計劃共42本可行性研究報告,試圖證明前瞻計劃絕非如外界所指“未經審慎評估”。不過,還是有論者提出質疑:究竟這些報告究竟是憑何標準納入?為何以前不行的、現在納入了?被淘汰的計劃又是什麼原因?依什麼程序決定的?“交通部”仍然交代得模糊不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