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梅雨季節,水腫的問題更加嚴重,要消除水腫,就要去濕,並且要內外夾攻。4 t3 z; k7 K% x"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n! `3 H8 V) Z2 b/ Z5 U
外在環境方面,注意調節室內的溫度及濕度,盡量保持溫度24°C,濕度50%左右。
0 G6 d: h, Z2 [3 R; W0 }; otvb now,tvbnow,bttvb& ^/ `! C& l, e* [
內在環境方面,從中醫的角度,應治標及固本並行。可以用疏通經絡的方法去水腫,包括按穴、拍打經絡、拔罐及針灸療法。+ q) ~: ^, {$ A, k/ k
公仔箱論壇9 ~" W- r$ j5 _# q" q* s
坊間流行推淋巴去水腫,那淋巴系統與中醫的經絡系統是一樣嗎?淋巴系統遍布全身,由淋巴管、淋巴液及淋巴核組成,是重要的循環系統,具有回流水分的功能,防止水分積聚,亦可協助小腸吸收脂肪及抵抗細菌及病毒入侵。用力推淋巴去打通阻塞的管道,是否有去水腫的功效,暫時並無醫學根據。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_) R: A( |8 }( m* }* @: }2 L8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z* I. P/ M. G" n
至於中醫的經絡系統,有365個的經穴是氣血津液運行的通道,遍布全身各個部位,分別行於體表及體內,是內在臟腑與外在四肢聯結的要道。水腫的症狀就是反映內臟有問題,令到經絡不通暢。使用按穴、拍打、拔罐方法消水腫,目的也是刺激外在的穴位,激發經絡的經氣,通過經氣的運行,將訊息傳到內臟,從而調理身體,達到去除水腫的作用。
9 n/ U' X8 H! s; @ N" Nos.tvboxnow.com
3 O7 F; B+ | F5 |高鉀食物助排水
' Q: ~. _" y: d. ] x1 z4 Z5 Los.tvboxnow.com) I# ^% T" r# i
按穴方面,可以選擇3組的穴位。第一組是腋窩、肘窩及膝窩:極泉穴、曲池、委中;第二組是腹部的穴位,臍下的氣海穴和臍上的中脘穴及水分穴;第三組選在小腿的外、內及背側,選脾經及胃經穴位,包括足三里、陰陵泉及承山穴。先輕輕拍打第一組及第二組穴位30次後,循小腿外側從足三里用指腹按壓至足外踝凹陷處,再由足內踝向上按至陰陵泉,外至內,再往小腿背部的承山穴用指腹按壓,每邊20次。tvb now,tvbnow,bttvb. x. Q5 h# s ^/ l/ R" G% s
tvb now,tvbnow,bttvb, U/ X8 @ s4 L ?/ L* r
至於拔罐,是運用負壓吸引的作用,在背部陽氣聚集、腹部任脈及胃經所在、大腿兩側膽經等部位拔罐,可令體表組織充血和出現瘀血,刺激毛細血管而達到改善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排毒去水消腫的作用。
8 c& f4 h! W% t) O) f$ J hos.tvboxnow.com, u( m0 v8 N9 H9 e% @
飲食方面,要適量控制熱量的吸收,以低鹽低脂及低糖的飲食為原則,避免進食醃製或加工後的食物,如罐頭食物、即食麵、火腿香腸等。適量進食高鉀食物如西芹、青椒、豆類、香蕉、西瓜、西柚、西梅等可以幫助排水。很多人以為有水腫時要減少飲水,其實減少鹽分攝取的同時,適量的飲水可以將體內多餘的水分及毒素排出。; w9 ^& s/ O% H# F: P# _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T6 r. i7 e" Z/ g6 w
以下介紹一款湯水,適合春天去濕之用:" J4 |( k( u" C2 N
5 K* J+ g. O' j" t-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J) I) e# t! V9 Z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 y: I7 q2 U& L* ~; d) u; |3 a# I; Y
粉葛健脾去骨火湯(二人份量)
, S( k* n( p" `3 q2 E6 fos.tvboxnow.com
! d. Q9 C' L4 L材料 : 粉葛300克、淮山15克、生熟薏米各15克、扁豆15克、赤小豆15克、蓮子15克、百合15克、瘦肉200克、陳皮一角、水6碗。os.tvboxnow.com( U7 ]7 a5 G* {3 c$ w# x
公仔箱論壇5 P7 G) ^& [* o8 R% w1 m7 B: m
做法 : 以上材料洗淨,陳皮浸軟後刮去皮囊,瘦肉出水後備用,將所有材料放入砂鍋中,放6碗水,煮滾後用中火煲2小時,用粗鹽調味。tvb now,tvbnow,bttvb! X$ V. u7 O- m" }
+ Q4 q) e9 u! C: ~功效 : 健脾去濕,去火安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