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異位性皮膚炎小患者 控制好可痊癒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伴隨發癢皮疹的皮膚病,大部分發生在幼兒族群,經常合併過敏性鼻炎、氣喘等疾病。中醫師莊佳穎表示,幼兒時期異位性皮膚炎經常出現搔癢、脫屑、分泌液等症狀,類似中醫四彎風、奶癬、溼毒瘡等皮膚病,常見風熱、溼熱、脾虛、血虛等發病型態。os.tvboxnow.com; n& A, i( C7 t, J1 U
  b% \" w7 N% J, n
依患者臨床表現,不同的發病階段,發病型態也常同時兼夾或者轉換出現。莊醫師指出,根據統計,台灣大約每十位幼兒可能就有一位患有異位性皮膚炎,大多數患者都在五歲之前發病,如果症狀獲得良好控制,大約三分之一到一半患者可以痊癒。
! N. J8 L$ \( G7 i  I+ M  s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p; M" v/ C3 g$ G
莊醫師指出,傳統中醫治療這種皮膚病可用很多中藥材,包括甘草、白朮、地黃、當歸、黃芩、茯苓、防風、蒼朮、澤瀉、黃柏、蟬蛻、苦參、赤芍、白芍、黃連、連翹、紫草、青黛、蛇床子、金銀花、牡丹皮、地膚子、薏苡仁、白蘚皮等。tvb now,tvbnow,bttvb# r3 [/ x; @$ |% c: h4 B/ v

3 S$ a8 G. O& j! C  p除了內服中藥處方之外,外治法也扮演相當重要角色,能夠直接作用於體表,加速病灶緩解速度,有助縮短整個療程,常用中藥材相當多樣化,包括黃連、黃柏、青黛、連翹、紫草、薄荷、冰片、樟腦、苦參、白礬、牡丹皮、馬齒莧、蛇床子、金銀花、蒲公英、土茯苓、白蘚皮、紫花地丁。
" Y8 Z) E$ U4 w4 P
! X4 @% q6 d; \3 x0 {( e- otvb now,tvbnow,bttvb值得一提的是,異位性皮膚炎適合中醫、西醫合併治療,對於患者的療效控制比較穩定,中醫治療過程當中,病患對於西藥依賴程度可以逐步減輕。        
; f% j+ C2 _9 j1 m" Y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h' w! z; D% r4 P
tvb now,tvbnow,bttvb! D& u( Z) A! X& X

/ E0 Q) ]$ u  u: ]
9 b% ]1 R: j& g  l' O* Y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 l7 _) Z5 L1 F! O5 b
台灣新生報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