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房屋問題視為「重中之重」的現屆政府任期尚餘不足半年,惟本港住房問題仍嚴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表示,若以為一個局長就可以解決問題,是「希望見到魔術師」。
0 C) }/ H' q q G; Itvb now,tvbnow,bttvb不能重公屋輕私樓
|( |# j6 D* v/ P2 ]3 ~"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早前率先暗示不會留任的張炳良,昨晚出席中華總商會演講,未有評論各特首參選人房屋方面的政綱。他謂,本港房屋最大的問題是供求失衡,坊間建議的解決方案如推行租金管制、規管劏房等都會為市場帶來不穩,重申要解決問題,必須要興建大量公屋,所以社會一定要作出取捨,減少對政府覓地的阻礙,不要再蹉跎及拖延下去。
- P: @9 Y7 ]* N( [/ S: p4 H會上有中華總商會會員批評當局房屋政策太保守,又表達「奇想」:「將大嶼山爆平一半,爆出嚟嘅石拎嚟填海,咁咪有地囉。」有會員建議當局收購工廈改為另類公屋。張炳良聽後失笑且大叫「點爆呀」。他又透露,上任初期曾研究將工廈改為住宅,惟願意參與計劃的業主不多,且不少工廈屬工業用途。
& p ~) G" R* g6 ]" t1 C4 _3 _另外,張炳良昨午於立法會指出,去年11月提高住宅物業印花稅後,樓市氣氛已有所冷卻,12月整體樓價指數按月上升0.07%,遠低於9月及10月按月3%的升幅;去年12月有3500多宗成交,較11月近6400宗,下跌四成七。有立法會議員關注到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對本港樓市帶來的影響,張炳良指香港樓市的波動,受外圍因素影響,當局會小心衡量美國政局變化帶來的影響。張又指出,公私營房屋供應比例定於六四之比,是審慎平衡的做法,如果側重公屋而忽略私樓供應,會刺激私人市場租金上升;他承認房屋問題未能解決,政府有一定責任。
+ k" A2 g* u0 f0 htvb now,tvbnow,bttvb4 D( \$ l3 Y- \" c3 K6 W" A" V* l
/ q' b1 A( b*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