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4000公里污水渠研復修 減路陷危機 4區先行5 H9 Y6 h l6 F, ]; k$ @3 V, N
tvb now,tvbnow,bttvb3 o* D( D2 I4 H7 F$ s4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E- Y& O! W( b
) ]: P4 d, H7 n" A# j
近年路陷個案有上升趨勢,影響交通,渠務署指部分路陷與地底污水渠老化及爆裂有關,計劃今年上半年展開研究,為全港約4000公里的雨水及污水渠推行預防復修工程,以減低渠道老化帶來的潛在影響。該署亦已引入新技術,在毋須停水下修復污水渠,成本較傳統技術高出4倍。' v# x8 O3 T4 ?# w8 p6 o0 I% Q
2 J" A0 }0 Z7 ^4 j1 c j" Ytvb now,tvbnow,bttvb去年路陷11宗 僅一宗涉污水渠
. j/ |8 h8 B1 ^/ o8 J% wtvb now,tvbnow,bttvb tvb now,tvbnow,bttvb3 w' ~, t! @! I
本報翻查資料顯示,單是2016年全港發生至少11宗路陷,大部分與水務署管理的鹹淡水管爆裂有關,只有一宗與污水渠爆裂有關;去年5月6日在油麻地甘肅街與渡船街發生的路陷,由一條直徑900毫米的污水渠爆裂導致。. p; x3 |0 c- T3 t# h+ z$ K
# X$ z& y7 F. \' e/ c+ d0 W p* K舊區污水渠用逾30年漸呈老化1 O) Q8 }; j+ J n
tvb now,tvbnow,bttvb" `8 \8 y0 T: j8 D2 B1 j* M
政府過去十多年已花了逾百億元更換及復修長約3000公里老化食水管,減少滲漏,亦可避免引致路陷。渠務署工程師陳裕棠指出,舊區的污水渠普遍使用了30年以上,漸呈老化,由於污水呈酸性及含有沼氣,會腐蝕管道,部分污水渠內壁混凝土剝落,露出鋼筋,渠務署日常已有定期檢查及修復老化渠道。4 G! ]$ M2 b& E: M' J. }
- g* [" ~3 U% i
由於地下渠道老化及損耗,渠務署計劃有系統地復修有潛在問題的渠道,今年上半年會展開顧問研究,勘察全港雨水及污水渠,然後按渠道本身狀况、過往塌陷紀錄等,按風險排列復修次序,暫未有估算整體工程費用及施工時間表。
5 t& O; I+ ?3 O3 V1 x- |+ y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e/ k% I# n3 w+ E
先修2公里污水渠需6億公仔箱論壇2 g) g3 w# m" H3 z$ D9 n
% X+ G9 y6 E- z: P該署進行全面修復工程前,今年會率先開展一項污水幹渠修復工程,於4區範圍即沙田源禾路、牛池灣附近一段龍翔道、土瓜灣道,以及西貢市中心及對面海之間西貢海範圍,修復合共2公里污水渠,料造價6億元,稍後會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渠務署資料顯示,過去10年,該4個地區合共發生11次路陷,與污水渠老化有關。
% x7 `1 U1 N; T- b os.tvboxnow.com+ ]% |: S( h9 ]% P v+ p, a
陳裕棠說,修復污水渠與食水管最大分別是污水渠位於供水網絡下游,巿民及食肆產生污水不會停頓,在進行復修工程時要確保有渠道供污水排走。
7 L. y% j# u4 c * i% q) K. w) z0 g
換渠方面,該署多年沿用「套豬腸」技術,在原有管道內導入另一條塑膠喉管,但需在渠道停水下進行工程,存技術限制。該署最近引入「螺旋纏繞修復技術」(見另稿),成本雖較傳統技術高4倍,但可在渠道運作的情况下操作,彈性較大,未來修復工程時視乎情况決定採用該種技術。 |